“八路軍用的甚至都是日不落的發動機!”
“就算他們能夠青出于藍強過日不落,但日不落的‘流星’只有六百多公里的時速!”
“八路軍這款戰斗機能超過它多少呢?”
“七百多公里?”
“這太可笑了吧!”
……
這的確難以想像,因為七百多公里的時速是這時代的世界紀錄,是天花板般的存在,沒有任何消息也沒有任何風聲說有什么飛行器超過這速度。
難道八路軍還能比那些歐美列強更厲害?
開什么玩笑!
聽到梅津美治郎的分析,橋本虎之助就沒聲音了,因為他也不相信地球上有哪個國家能超過西方列強,尤其是被帝國看不起的華夏。
這是一種心態慣性,一直以來鬼子都驚嘆于西方的強大和先進,于是把它們擺在神壇上當作一種信仰,盡管此時的鬼子還在與歐美打仗。
現在有人說八路軍已經超過了他們……他們當然不相信,否則心理上構筑起來的信仰就崩塌了。
鬼子不知道的是,此時八路軍已經有許多東西超過列強,其中尤其晶體管還卡住了鷹醬和毛熊兩大強國的脖子。
橋本虎之助見說服不了梅津美治郎,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不過他心里依舊認為其中有什么隱情打算自行安排情報人員細致的偵察一番。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么做沒什么意義。
繼續偵察下去會有什么結果呢?
如果情況跟現在了解的一樣,八路軍的新型戰機不成氣候,那么他就是在做無用功。
如果有了新發現,也就是八路軍的新戰機擁有很好的性能并且已經可以實戰會對帝國構成威脅……
接下來呢?
難道帝國就不進攻和平村不搶石油了嗎?
所以,重點是這一仗有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它不會因為偵察結果不一樣而有所改變。
相反,如果繼續按現在的情況展開作戰計劃,帝國軍隊還士氣高漲斗志昂揚,因為有八十幾架“疾風”投入戰場馬上就能奪取制空權!
但如果知道八路軍有戰機比“疾風”更厲害……
唯一有影響的,就是部隊的士氣吧!
想到這,橋本虎之助就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但愿我是錯的吧!”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