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炮聲就像踩了剎車似的戛然而止,地面進攻也由原先的集團式密集沖鋒變成了小規模試探性進攻。
長征團那邊也松了口氣,平安村內的補給和增援總算可以送上來了。
確切的說不是增援,而是援兵上來換防,這一仗長征團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三千多人打得只剩下六百多人而且還個個都帶著傷,就連團長趙良志身上也掛了彩。
不過長征團雖然換了下去,張子輝的獨立營卻依舊堅守在陣地上。
因為李云龍擔心鬼子冷不防又來這么一下,到時撤回村內的獨立營怕是就上不去了。
王學新知道鬼子這是什么意思,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制空權上了。
所以,隱瞞“殲2”的關鍵信息給鬼子一點希望是對的。
正因為鬼子認為明天“疾風”能拿下制空權,因此才會放過今晚這次機會。
否則,此時距離天亮還有兩個多小時。
在這兩個多小時里,鬼子若是找到八路軍用直升機增援的途徑進而用炮火對增援地實施封鎖,另一面繼續用人海消耗長征團的兵力和彈藥,最終鹿死誰手還是未知之數。
然而,因為鬼子對天亮后的“制空權”抱有希望,抱有很大的希望,因此今晚的進攻才沒有那么堅決,在發現問題時就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等待天亮后的奇跡出現。
王學新沒有遲疑,一聲令下就命令第五航空隊出發。
第五航空隊的準備工作甚至在一個月前就展開了。
有句話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噴氣式戰斗機的作戰尤其如此。
比如王學新打算把“殲2”布署在新京機場,那新京機場是不是要有維修人員另外還要配套零件?又或者加油、裝彈的地勤人員?另外還有航炮的彈藥?
此時的新京機場的確是個軍用機場,也有許多地勤人員和零件,但這些地勤人員和零件都是為“殲1”提供服務的,“殲1”是螺旋槳戰斗機跟噴氣式戰斗機是兩回事,能維修“殲1”的師傅看到“殲2”時估計就一臉懵啥事也干不了!
因此王學新在培訓飛行員的同時就開始培訓地勤人員。
這方面其實并不困難,其它東西大多是相通的,只是噴氣式戰機嚴格許多尤其待機時進氣口需要用防水蓋蓋上避免異物及雨水進入,起飛前一定一定一定要記著把這封口拿掉……現代就有這樣的案例,因為地勤人員的粗心忘了拿掉進氣口的防水蓋,結果一架f35就沒了,損失估計1億英磅。
至于維修人員,則直接是從生產線調下來的。
他們其實沒什么經驗,但如果他們都不會修找不出故障在哪,那這世上就沒人會修了……誰讓“殲2”是這世上首款可以投入實戰噴氣式戰斗機呢!
所有這些,包括備用航炮及炮彈,王學新都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陸續送往新京機場并為它專門建設了兩條跑道。
六架戰機需要兩條跑道,為的是萬一跑道被鬼子炸壞很可能會導致“殲2”無法起降。
這方面馬虎不得,“殲2”對跑道長度要求更高,它原則上不能與“殲1”共用跑道,除非“殲1”的跑道有足夠的長度冗余。
甚至在兩天前,王學新就把預備飛行員都送往新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