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情況下,所有與他的交涉都是無效的,不管說什么他最終只會是一句話:出戰牽制!
岡部直三郎不希望在這方面浪費時間浪費口水,也不希望自己的思路被任何外來因素干擾。
他眼睛死死的盯著地圖,考慮了好一會兒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知道八路軍新型戰機的航程嗎?”
站在旁邊的大城戶三治及河野真太面面相覷,他們才剛知道八路軍有這款戰機,當然不可能知道它的航程。
岡部直三郎其實也清楚這一點,因此他沒等兩人回答就分析道:“八路軍這款新型戰機用的是日不落‘流星’戰機的發動機,但‘流星’戰斗機的時速據說只有650公里,而它的時速卻能達到的1000公里……同款發動機,要達到更高的時速除了氣動布局之外,耗油量也會極劇增大吧!”
聽了這話河野真太馬上就明白岡部直三郎這話的意思:“大將閣下的意思,八路軍新型戰機有可能依舊存在航程不足的問題?”
岡部直三郎點了點頭:“據聞‘流星’戰斗機的航程只有1600公里,那是不是說……我們可以估計八路軍新型戰機的航程只有1000公里?”
客觀的說岡部直三郎的估計是合理的。
“流星”與“殲2”使用同款發動機,從外形上看“流星”體積稍大……這可以從情報人員那給出的觀察估計的尺寸能對比出來。
(注:“流星”機身、翼展比“殲2”各長3米左右,空重兩者幾乎相同)
從這些細節就可以估計兩者帶的燃油應該差不多,甚至“流星”還有可能更多一些。
如果燃油差不多又是同款發動機,飛得快的那一款是不是必定耗油量大因此航程短?
河野真太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他說:“漢斯的噴氣式戰斗機為了追求高速,同樣在航程上做了妥協,其航程只有一千公里。由此估計,八路軍新型戰機的航程大概也在一千公里左右!再加上八路軍很可能只有少數幾架新型戰機……”
說到這里河野真太就停住了,他知道如果八路軍新型戰機有這些弱點的話,帝國航空兵就還有一拼之力,不過他不知道該怎么操作。
岡部直三郎悶聲說道:“還記得之前我軍沿著海岸線進攻的作戰計劃嗎?”
于是河野真太就明白了,岡部直三郎打算重啟之前被東京否決的計劃。
同樣一個計劃,之前或許沒有意義但換一個時間或許就有意義了。
之前岡部直三郎用“疾風”戰機和聯合艦隊協同沿海岸線進攻,其戰略目標是攻占沿海城鎮及港口、造船廠,這個目標被東京判定無實際意義。
但現在如果是為了牽制八路軍航空隊將其主力調到海岸線作戰減輕關東軍的壓力,那就有意義也是有可能達成的!
最重要的還是,這才是真正能牽制八路軍航空兵的戰術……這戰術利用八路軍新型戰機航程短、數量少的缺點,而軍艦有很強的防空火力,只要打掉幾架就能斷八路軍航空兵一臂。
只是岡部直三郎并不知道,他為八路軍新型戰機估計的航程并不準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