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毛熊那邊在萊蒙洛科夫轉達了王學新的意思后,馬上就同意了這筆交易,不過希望王學新給毛熊五天的準備時間,他們需要對通往華夏的鐵軌進行加固以及調集運力。
之前修建對華夏鐵路時,毛熊認為這條運輸通道需要運送的物資不多,所以對鐵軌的標準較低。
現在這條鐵軌在突然在這三個月內要承受數倍的運輸量而且還不容有失,這就必須對其進行加固并來一次全面維護了。
王學新同意了這個請求,畢竟石油是長期的事不差這五天。
在合同上簽完字后,王學新不禁在心里感謝鷹醬一下。
鷹醬在封鎖華夏石油的時候,怕是怎么也想不到他們運給毛熊的石油會被轉交給華夏,而且他們還成為王學新的籌碼用來威脅毛熊倒熊接受這個交易。
王學新之所以這么急著要毛熊在三個月內完成三千萬桶油的交付,是因為擔心時間長了鷹醬那邊又會搞什么小動作最后迫使毛熊不得不中斷這次交易。
三千萬桶石油,大概就是428萬噸,其中可以提取157的汽油36的柴油,再加上煤油之類的轉化達到50以上。
(注:現代煉油科技更發達,成品油率達637)
保守估計這些石油可以提煉出214萬噸燃油,此時八路軍包括工業在內一個月耗油量大概15萬噸,也就是這些燃油足夠八路軍用上一年多了。
有了一年多的燃油儲備才能讓王學新稍微寬心,這樣仗才可以慢慢打大慶的發展才可以慢慢布局。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打仗時最忌諱的就是被逼到山窮水盡時不得不做。
至于“殲2”這玩意泄漏給毛熊……
拜托,這原本就是毛熊研發出來的東西。
就算王學新不把“殲2”的技術賣給毛熊,毛熊第一架“米格15”也將在1947年6月首飛,距今不過只有3年。
而現在王學新把“殲2”賣給毛熊,毛熊需要學習、組織人員拆解學習、再把它生產出來,怎么也要幾個月吧!
這時期的噴氣式戰斗機才剛起步不像現代那么復雜動不動就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鷹醬在擁有日不落的噴氣式發動機后只用28名工程師耗時143天就搞出了噴氣式戰機80,毛熊用幾個月時間差不多也能整出來。
王學新不一樣,王學新是在擁有發動機生產能力及零部件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再加上系統給出了成熟的設計圖紙這才在一個多月內整出的“殲2”。
因此,毛熊那邊頂多就是把“米格15”提前了兩年多。
尤其毛熊的強大還對八路軍有利……于是這筆交易就做得很值當。
再說了,第二代戰機的特點是雷達航電、空空導彈、超音速。
八路軍在這三方面似乎都有優勢。
雷達航電:八路軍首先進入集成電路領域而其它國家還沒摸進晶體管的門,尤其毛熊在這方面存在短板,八路軍領先不是問題吧?
空空導彈就不用說了,這是八路軍的強項。
至于超音速……八路軍最先進入亞音速戰機而且還有數控機床,尤其王學新還有系統,毛熊有可能追上八路軍?
鷹醬那邊因為沒有得到后掠翼的技術就還得從80發展到f84再發展到f86才能達到“殲2”的水平,這按歷史發展還得有幾年的時間。
就算受八路軍刺激提前研發,怎么著也得一年半載才能出來吧!
因此戰機這東西是不是領先,軍迷們看的是結果,也就是出了哪款戰機就看其性能劃代在什么層次上。
實際上戰機的背后是巨大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支撐著,如果這兩樣處于領先地位,下一代戰機繼續領先那就是必然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