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守不住,那就要拋棄幻想避免毫無意義的傷亡,東港北面幾十里就是山地,讓他們到山上打游擊反而還可以牽制鬼子。
王學新這個命令下得很及時。
因為是時鬼子的進攻已經是作包圍的打算了,其艦載機不是轟炸前沿陣地而是炸后方的公路和鐵路。
不過這一點應該是鬼子對八路軍的誤解,他們以為八路軍機動是依靠汽車和火車,因此第一時間轟炸公路鐵路避免八路軍借助這些交通工具撤退。
王學新想,如果是鬼子陸軍也就是坂垣征四郎指揮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鬼子聯合艦隊指揮官是長年在軍艦上享受高層次的生活水準,他們不知道人間疾苦更不知道八路軍絕大多數是靠兩條腿機動的。
小澤治三郎把公路鐵路一炸,反而給鬼子自己找了許多麻煩……不久后東港被鬼子控制,鬼子第一時間就得修復這些被炸爛的交通。
除此之外,鬼子的登陸部隊也是分成三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正面登陸的只有十艘木制特大發,其余兩個部份則有二十余艘從側翼登陸。
坂垣征四郎的想法很簡單,他希望第一時間就將位于東港的八路軍包圍并將其全殲。
板垣征四郎此人是個華夏通,他在幾十年前(1916年)就在華夏任駐華武官助理,之后策劃了“九一八”事變,還任過“偽滿洲國”執政顧問當過關東軍副參謀長。
長期與華夏打交道的經歷使坂垣征四郎很清楚,八路軍與當地百姓聯系很緊密,甚至可以說百姓就是八路軍八路軍就是百姓……至少在鬼子眼里是如此,他們有種全民皆兵的感覺。
如果不第一時間就將八路軍全殲,之后再想把他們找出來消滅掉就會很麻煩。
因此,坂垣征四郎想也不想就把主力擺在兩翼,并且聯系了小澤治三郎為其提供火力支援。
開戰后,正面的十艘木制特大發是用來吸引八路軍注意力和火力的。
更重要的是讓八路軍沒有發覺兩翼被包抄,只要他們正面發起抵抗,那么兩翼的主力就會迅速對八路軍后方實施穿插……這樣就能第一時間將八路軍包圍。
如果小澤治三郎沒有轟炸公路鐵路的話,坂垣征四郎這個作戰計劃很可能就會成功。
木制特大發除了能運載戰車外還可以運兩輛汽車或13匹戰馬。
坂垣征四郎為了加快側翼部隊的行軍速度為每個側翼提供了兩輛汽車,另外鬼子一進入東港就第一時間搶走了他們可以看見的所有民用車和馬匹,其中包括自行車和火車。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能追上八路軍部隊將他們攔下。
但所有這一切都因為聯合艦隊的轟炸而宣告破產……小澤治三郎派出的轟炸機很給力,把公路及其附近炸得坑坑洼洼的到處都是彈坑,連自行車都要背著才能過去就更不用說汽車了。
火車當然是寸步難行才剛出城就無奈的停在斷裂的鐵軌前。
這可以說是小澤治三郎打得太急的鍋,他與坂垣征四郎沒有很好的溝通不知道陸地作戰有哪些需求和注意點。
不過也幸好是這樣,東港駐軍才順利的從包圍圈中撤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