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并不能完全說是民兵的英勇。
因為在防線中有一個叫石春祥的團長急中生智用了一個戰術干擾了鬼子轟炸機對我軍炮兵的轟炸。
石春祥在任團長前是個游擊隊隊長。
這也可以說明奉天防線組建得有多倉促,其它方向的部隊即便是新兵團,其團長也大多都是主力部隊派來的指揮員,比如曾經是連長、副連長之類的有指揮和作戰經驗。
團長這職位可不是開玩笑的,他決定著一支部隊是否有獨擋一面和自我決策的能力。
尤其新兵團剛組建時由于通訊設備簣乏許多部隊沒有電臺。
確切的說不是“通訊設備簣乏”,此時八路軍已經能自產電臺而且產量還不低,一個月能生產上百臺。
但電臺這玩意在戰場上是消耗品在作戰時戰毀率故障率很高,尤其是八路軍進入東北時部隊擴編速度極快,現在已經發展到將近五十萬大軍了,這才使電臺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電臺供不應求沒有配發,就意味著上級的命令常常無法及時傳到新兵團,新兵團就無法什么事都向上級匯報等命令,于是對團長的指揮能力和作戰經驗有一定要求。
然而,這個287團團長石春祥卻是游擊隊隊長出身,這就說明奉天防線的部隊組建已經到了連長級別有經驗的正規軍指揮官都找不到的地步了。
不過雖然如此,這個石春祥卻很靠譜。
或許恰恰是因為他以前是游擊隊隊長才“靠譜”,正規軍的指揮員還想不到這種“旁門左道”。
第287團后方十幾里就有一個炮兵營陣地。
石春祥看著鬼子轟炸機精準的朝炮兵營陣地俯沖心里就有些納悶了:不是說鬼子轟炸機沒有夜戰能力嗎?怎么一個個的就跟神槍手似的一炸一個準呢?
想想石春祥就明白了,炮口的火光。
知道這一點后石春祥馬上下達一道讓部下不解的命令:“往防線后的地里挖坑,大腿粗,然后在里頭點火!”
政委當場就問:“團長,咱們這是在打仗,你這是整啥呢?火一點不就被鬼子知道咱們防線的位置了嗎?”
石春祥回答:“政委,我就是要讓鬼子知道咱們的位置!”
說著把自個的分析往外一倒,政委聽了連連點頭。
原來,石春祥這是為了模擬炮口發出的火光迷惑鬼子飛行員。
鬼子飛行員是從空中往下看的,此時還是黑夜,無法分清地面的亮光是火炮發出的還是石春祥挖的小坑發出的。
為了裝得像,石春祥還讓部下裝成炮兵陣地的樣子每隔幾十米挖一個小坑,坑里點燃一點東西后就用黑布按開火的節奏一蓋一翻……
鬼子飛行員從空中往下一看,好家伙,一片的火炮,少說也有兩個炮兵營,于是轟炸機就一架連著一架的往下撞。
看著鬼子轟炸機一架架撞下來,石春祥和戰士們就樂得呵呵直笑。
雖說鬼子轟炸機這么炸也會給287團帶來一些損失,畢竟是滿載著炸藥的飛機,俯沖下來炸起來不是開玩笑的。
但這損失跟炮兵部隊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有句話叫“生命無價”用多大的代價也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