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對著土堆一邊比劃一邊說,甚至還挖了個微型戰壕演示了一下。
辦法其實很簡單,用的同樣是志愿軍對付美國佬的戰術。
志愿軍在與美軍對陣時往往只能用反斜面……正斜面正對著敵人,雖有地理上的優勢,但怎么也扛不住敵人的飛機、大炮還有火箭筒,于是只能主動放棄部份優勢選擇在反斜面以避開敵人強大的火力。
這坦克、大炮要爬上山可沒那么容易,于是志愿軍要面對的火力就小得多。
但這就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美軍占領山頂陣地居高臨下,隨手一拋,那卵形手雷就滴溜溜的往下滾,一滾就滾進志愿軍反斜面工事里頭。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志愿軍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構筑反斜面工時將挖出的土全都堆到高處,使高的一側更高。
這樣就增加戰壕兩面的高度差,卵形手雷要是自上而下的滾來,就會因為這高度差從戰壕的這一邊凌空越至另一邊。
李云龍聽完就連連點頭,心服口服的說道:“有一套!這么一改還真像那么回事。成,就按你說的打!反正也不費事!”
李云龍說的沒錯。
它其實就是將挖出的土全堆往朝向敵人的一側,與原版的“掘壕漸近”相比的確不費事。
不過王學新卻不打算就這么放過李云龍。
“這戰壕得盡量挖得窄!”王學新繼續說道:“與肩同寬就夠了,兩人過可以側下身!”
“對!”趙剛同意這個觀點:“戰壕挖得窄,就意味著敵人手榴彈能打到戰壕里的概率盡可能小。敵人手榴彈要是打不進戰壕,那就是他們倒霉的時候了!”
“團長!”王學新把目光轉向李云龍,問:“掘進至三十米后,您打算怎么打?”
“那還用說?”李云龍揚了下頭,回答:“一口氣把手榴彈全丟上去,炸他娘的!再集中全團二十挺機槍編成突擊隊,同時開火實施火力壓制,最后全團沖上去打白刃戰!”
王學新搖了搖頭:“團長,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口氣把幾千顆手榴彈全丟上去,會是什么情況?”
“還能是什么情況?”李云龍反問:“咱用的是邊區造手榴彈,那玩意一炸兩半,還能把鬼子給全炸沒嘍?”
“必須不能啊!”王學新回答:“咱邊區造手榴彈威力不大,但是煙大!”
這么一說政委就反應過來了,他若有所思的接嘴道:“小東北說得對,邊區造手榴彈用的是黑火藥,缺點是威力小、煙大。這幾千枚手榴彈往上一甩,那山頂陣地就全被煙霧和灰塵包個嚴實。機槍手看不到目標,還怎么實施火力壓制?”
“對對,俺說的就是這個!”王學新用樹枝往土堆上方一敲,說道:“真要到那時候,就是鬼子在暗我在明,咱們機槍手看不見鬼子,盲目掃射,而鬼子卻能看到機槍打出的火花……那還不成了鬼子的靶子?找死也不帶這樣的吧?”
“嘿,我說你還來勁了你!”這是王學新第二次給李云龍的戰術用上“找死”這個詞,李云龍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趙剛哈哈大笑:“我說老李啊,人家說的在理,聽小東北這么一說……你這打法還真有些像讓戰士們上去送死的,咱們得好好反省反省!”
“得得!”李云龍有些不樂意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該怎么打吧!”
說著李云龍就把目光轉向王學新,一副就不信你還能說出花來的樣子,并做好準備也從王學新話里挑幾個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