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怎么著,王學新被分到蘇欣一組。
其實王學新覺得自己不太需要參加這種輪班。
告訴他們原理就成了,其它的事比如看火焰色彩、亮度之類的他又不懂,有老師傅在就沒王學新什么事。
但張萬和卻是死活不答應,他不滿的批評王學新道:
“我說你這個同志,怎么連這點積極性都沒有啊?”
“年輕人哪,就是多吃點苦,不吃苦怎么成長呢?”
“你說你不懂火焰不懂燒爐,我也沒讓你燒爐哪!”
“你只需要在旁盯著,這盯著盯著,說不定就想起什么來了呢?”
“我可跟你說啊,你可是從你們團長那借來的,說不準還要給裝備租!”
“你這工作態度可不行!”
王學新不知道的是,張萬和哪是為了圖他看什么爐或是想起什么東西!
張萬和跟李云龍是老鄉,大別山出來的,雖然不像李云龍那樣牛逼哄哄的山大王思想,但跟李云龍一樣是鬼精鬼精的。
安排人手看爐時張萬和心下就尋思著:
這小東北是個人物哪,不但給出了仿制擲彈筒的新思路,還給出了鋼材韌化技術……
只這一下就幾乎把兵工廠能生產的所有裝備都推上一個新層次了。
人才哪!
兵工廠就需要這樣的人。
可這要是想把小東北調過來,那李云龍能放人么?
才跟他借幾天就跳起腳來罵娘了!
想來想去,張萬和就“嘿嘿”一笑,問著警衛員:“蘇主任是哪一組?”
“報告廠長,第三組!”
“把王學新也安排到第三組去!”
“是!”
于是王學新就只得趕鴨子上架到第三組上工看爐火去了。
蘇欣待人很親切,稱呼其它幾個主任都是吳叔、張叔的叫,稱王學新就有點沒大沒小的喊“小王同學”了。
王學新對這稱呼不太滿意:“咱倆你大還是我大啊?這小王小王的,喊得怪順口的啊?”
蘇欣“哦”了一聲:“要不這樣,小王同學。我叫你同志,你叫我主任?”
王學新“呃”了一聲,趕忙回道:“小……小王同學好啊!親切,喊同志就生份了,是吧!”
心下卻暗道,這輩份怎么就越來越低了,就沒個好的!
蘇欣對工作是沒話說,一絲不茍。
她給每發炮彈殼和方爐都編號,然后時間、爐溫變化情況等等都記得一清二楚,還交代別人也這樣記。
王學新好奇的問:“你這么記了有啥用?”
“你不懂!”蘇欣頭也不抬一下,一邊在記錄本上寫著一邊回答:“這些是實驗數據,等彈殼出爐,就可以通過對比質量以及數據,找出問題根源,下一次韌化就不會再這么盲目啦!”
說的還真像是那么回事,王學新撇了撇嘴,暗道這或許就是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區別!
蘇欣記完了,就把本子和筆往旁邊一丟,說道:“我說小王同學,反正也沒什么事,說說你的戰斗經歷吧!”
王學新“嗨”一聲,回答:“那有啥好說的,不怕實話告訴你,我其實就是為了活命,然后稀里糊涂的就這么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