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兵工廠可有得忙活了,一邊要盯著爐火一邊還要反復討論、驗證并用制作出的子彈雷模型做試驗。
子彈雷雖說簡單,但裝備這東西不分大小都要謹慎,尤其是要大批量生產并裝備部隊的東西。
就像張萬和說的:
“別看這子彈雷是個簡單的東西,越簡單的東西咱們就越要慎重。”
“這東西一做就是十幾萬枚,還要一口氣發給部隊使用。”
“等發到部隊才發現有什么問題,那就遲了!”
這話說得在理,因為東西已經批量造出來了,萬一有問題就必須改,要改就得將這十幾萬枚地雷全部收回返工……這工程量甚至比生產十幾萬枚子彈雷還要大。
如果只是使用問題也就罷了,大不了就埋幾枚不起作用的地雷在地里。
要是有什么安全問題……比如戰士們將子彈雷背上身上,走著走著“砰”的一聲,那兵工廠這責任可就大了。
因此兵工廠雖然只兩天時間就造出了模型并成功試爆……所謂的“試爆”也就是用一個木制假腿往上踩,然后“砰”的一聲被打了個對穿。
這雖說不算個事,這么簡單的玩意成功試爆是理所當然的。
但各主任還是一陣歡呼,因為這就證明“子彈雷”是切實可行的,它需要的只是進一步完善和試驗。
張萬和甚至還重重的握著王學新的手,激動的說道:“感謝你,王學新同志!我代表兵工廠全體工人,代表全體八路軍戰士,代表游擊隊員……感謝你!”
蘇欣建議道:
“廠長,咱們要是想發現這地雷有啥毛病就得多試驗。”
“一個、兩個的試驗可不行,偶發因素太大了。”
“我認為我們應該圈一片地來弄成雷區,多布幾枚多試驗才能更快的發現問題!”
張萬和沒多想,當下就同意了這個建議:
“這話在理,我看村尾的那片空地就合適。”
“最好,再從總部借十個同志來布雷。”
“他們有戰斗經驗,用了才知道有哪些缺點和不足,完了再給咱們提些意見改進。”
“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
“我看這事……”
說到這里張萬和眼珠子咕碌的轉了一下,就接著說道:
“我看這么著:王學新同志有戰斗經驗,這個‘子彈雷'又是他的想法。由他帶領戰士們做這個試驗最合適不過了。”
“蘇欣同志工作細致、態度積極,并且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她代表我們兵工廠配合王學新同志一起完成這個試驗。”
“大家有什么意見?”
這話說的合情合理當然不會有人有意見,于是這事就這么定了。
王學新哪里知道張萬和這么安排卻是另有深意:
像小東北這樣的人才,兵工廠需要,戰斗部隊那也需要。
從李云龍那借人都跟求仙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