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岡村寧次最終還是將其歸結為“巧合”。
岡村寧次哪里知道這其實不是巧合,而是真有人知道他的作戰計劃并事先做了準備。
日軍第37師團,代號“冬”,是一支組建于熊本縣的部隊。
師團長安達二十三中將,因出生于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因而得名,是岡村寧次的學生,與閻錫山、何應欽等人是同期同學。
此時他正在一邊看著地圖一邊詳細的聽著吉田大隊幸存士兵對戰場的描述。
安達二十三有些奇怪,他從淞滬會戰作為一名聯隊長進入這片土地作戰起,到現在已經三年有余,還從未見過甚至都沒聽過這么奇怪的戰術。
不過這些幸存士兵說的似乎很對,因為他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野戰榴彈炮完全失去了作用,另外坦克和機槍也同樣如此。
難道只有上去跟他們拼刺刀嗎?
如果這是一個選項的話,那么也未嘗不可!
“西原君!”安達二十三揚了下頭對站在身旁的聯隊長西原千佐下令道:“派一個小隊去偵察一下,看看情況是否如此!”
“是!”西原千佐應了聲,轉身就對參謀下達了命令。
接著,安達二十三就用陰冷的目光掃了下站在身旁渾身是傷的十余名幸存士兵,說:“至于你們,可以為帝國盡忠了!”
“可是,中將閣下!”為首的日軍大尉用難以置信的目光望著安達二十三,激動的解釋道:“我們沒有逃跑,也沒有投降,我們戰斗到最后一刻……”
“是嗎?”安達二十三不耐煩的打斷了大尉的話:“如果你們戰斗到最后一刻,為什么現在還站在這里?”
大尉啞口無言,或者他已經知道事情無法改變,所以干脆不解釋了。
安達二十三一揮手,就有士兵押著這些幸存士兵下去。
接著只聽“砰砰”的一陣槍響,這些士兵就一個個被步槍近距離擊中后腦勺倒地,尸體就擺在公路旁,排成整齊的一行向沿途經過的士兵展示。
安達二十三深吸了一口氣,舉起望遠鏡將目光投向幾百米外的高地。
他其實是相信這些幸存士兵說的話,他們是在戰斗中暈了過去所以才活到現在。
畢竟是個上千人戰斗的戰場,敵我尸體混在一起難免會出現些“意外”。
從這角度來說,他們應該是從戰場幸存下來的英雄。
但安達二十三依舊不能放過他們。
不為什么,因為安達二十三不能讓自己的士兵心存僥幸,讓士兵抱著能從戰場活著回來的希望,安達二十三要向士兵傳遞一個信息:若是戰敗,就應該全部為帝國盡忠。
只有這樣,才能讓士兵們有必死的決心,這同時也是必勝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