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些東西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比如這火箭彈的固定問題……
想著是只要把火箭彈往“吹火筒”里一插,金屬部位卡著激發手柄部位就行了。
但要怎么才能卡在這呢?
要是在平地或仰射還好,如果是在高地上對敵俯射呢?
整個火箭筒是斜向下的,那火箭彈還不得從“吹火筒”里滑出來?
蘇欣想了各種辦法,比如在“吹火筒”內增設一個卡座,平時卡著,一扣扳機就松開。
但無奈的是,這么一來火箭彈上就得制出卡槽,而且不是一個,應該要一圈……否則只有對準方向才能卡住。
而這必然會影響火箭彈的飛行姿態甚至精度和射程。
不是好辦法!
尤其卡座要是失靈沒能松開而火箭彈又激發,那就會出大問題了。
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好辦法,只能跟五金一起來找王學新。
此時的王學新正在山洞里當翻譯,藥罐子派來的一個個工人雖然勤快好學,卻無法與那些鬼子交流。
沒辦法,王學新只能再來跟著忙幾天。
制作發射藥的困難之處,就是庚烷這東西易揮發且有毒,吸入蒸汽過多會有眩暈、惡心、厭食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失去意識木僵狀態……這玩意其實就是一種麻醉劑。
因此整個工作過程都得用防水雨披制作成的防護服包得嚴嚴實實的,再戴上防毒面具,交流就通過寫字。
幸運的是八路軍里防毒面具還不少,原因是鬼子在華夏常常會用毒氣彈,八路軍要是從鬼子那繳到了防毒面具就都留著。
所以王學新才說讓淺野一行人自己干會有危險,他們自己帶著防毒面具然后弄點毒氣出來就有可能把警衛給毒暈。
蘇欣一干人來找王學新時也只能先在外頭等著。
到了飯點王學新才出來,他小心的脫去防護服和面具,再用肥皂水把手洗干凈……庚烷這東西由皮膚接觸都會被吸收。
也難怪沒人會想到用它。
然后蘇欣等人就迎上來七嘴八舌的說了問題。
王學新一邊從警衛員那接過毛巾擦手一邊回答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另一個問題,這火箭彈要是沒尾翼,這么飛著就無法保持飛行姿態會在空中打滾?”
蘇欣“啊?”了一聲:“尾翼?那怎么才能裝進吹火筒里?”
王學新已經習慣蘇欣把火箭筒說成吹火筒了。
他把毛巾遞還給警衛員,輕松的回答:“簡單!用有彈性的薄鋼片制作尾翼,平時用尾翼箍套住,插入吹火筒時尾翼箍因為摩擦力自動脫落,尾翼的彈性就撐著筒壁,這么著火箭彈就不脫落了,兩個問題不就一塊解決了?”
蘇欣吃驚的望著王學新好半天也沒能反應過來!
的確簡單,但要想到這些卻一點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