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很簡單的道理,講的就一個事:“靈活運用”。
但強子那些警衛員卻是怎么也聽不明白:
“連長,要是可以靈活運用不守規矩,還要這戰術干嘛?”
“班排長要是脫離隊伍,其它人咋辦?”
……
王學新解釋了幾遍也沒說通,差點沒氣得把他們幾個趕出去。
所以文化這東西不僅僅是會不會認字的問題,更是思維有沒有得到煅煉有沒有開拓的問題。
課后謝保林就找到了王學新,說:“連長,我們部隊絕大多數同志都像強子一樣,這么講他們是不是聽不懂?”
王學新回答:“那就是你們的事啦,我的任務是講到你們能聽懂。”
謝保林“哦”了一聲就明白了。
然后他馬上命令自己的部下學習當地方言以及說話習慣,然后想方設法的把書面語轉化為口頭語。
比如王學新那通話,在謝保林深思熟慮之后就這么跟強子解釋:“咱們一般情況下是要按隊形走,但總不能明知道前頭有地雷也要為了保持隊形往上踩吧?所以啊……”
叭啦叭啦的一通話,很快就解釋通了。
王學新暗贊,可以啊,不愧是師范大學的,有一套。
接著一想,我去……這不是有現成的嗎?
當年八路軍就是為了通俗易懂,把戰術給簡化成口訣了,自己怎么就不知道用呢?
于是王學新就來勁了,當天晚上理論課時就說道:
“今天,咱們來說說‘一點二面’!”
“一點,就是敵人的弱點。”
“咱打起仗來可不能像打群架似的操家伙就他娘的亂打一通!”
“咱得找到敵人的弱點,然后緊緊抓住這個弱點發起猛攻。”
“二面就是虛、實兩面。”
“咱知道敵人的弱點之后,可不能一上來就把主力擺那了。”
“敵人不傻,你這么一擺,人家就知道你的進攻方向了,于是馬上就把弱點給補上!”
“所以咱得玩點陰的,假裝在其它方向佯攻,冷不丁對著其弱點來一下,敵人就完蛋啦!”
……
這么說,強子一干警衛員就能聽懂了,而且還很容易記,聽完就記下了。
然后還有“四快一慢”、“四組一隊”之類的,聽得戰士們一個個都樂呵呵的。
其實不只是戰士們,首長那拿到記錄看了這些內容后也是一愣一愣的。
“這個小東山,有兩下子嘛!”首長有些意外:“這解決的還不只是部隊的隊形問題,還有部隊指揮的問題嘍!”
“是啊!”參謀長點了點頭,感嘆說:“我現場聽了幾節課,小東北這是把兵法融入到這些口訣里頭了!即便戰士們文化水平不高,但還是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頓了下,參謀長又接著說道:“首長,這些知識要是能推廣到全軍,那不僅能提升戰士們的素質,還能提升中低層指揮人員的指揮水平,對增強全軍戰斗力大有益處啊!”
“說得對!”首長點了點頭:“應該大力推廣!”
想了想,首長就下令道:“馬上命令宣傳部,把這些筆記整理匯編,然后印刷出去。至少……要每個連隊一本!”
“是!”參謀長應了聲,就把命令傳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