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甚至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手榴彈夠不著。
沖鋒槍是打直線的,打不到拐角另一頭的敵人。
于是只有東躲西藏被動挨打。
炸了一陣,王學新見時機差不多了,就給戰士們一個準備的手勢。
戰士們會意,紛紛端起步槍做好準備,接著,在又拋出一枚跳雷后就“騰”的一聲沖了出去。
王學新沖在后頭。
這并非他拿戰士們當掩護,而是戰士們手里全是步槍,就他一把盒子炮,他要在戰士們打完一波子彈后填補火力空白。
“砰砰”一陣槍響過后,果然就有兩名幸存的鬼子一左一右的端著沖鋒槍站了起來。
王學新不得不承認這隊鬼子配合得很好。
一左一右的起身,由于他們之間的距離差距,王學新幾乎不可能同時將兩人擊斃。
而只要有一個人幸存,他手里的沖鋒槍打響,對剛沖出拐角沒有任何隱敝的戰士們顯然會是個災難。
王學新沒有猶豫,抬手“叭”的一槍打倒右側的一名鬼子。
左側鬼子的沖鋒槍“噠噠噠”的響了起來,讓人意外的是卻沒有橫飛的子彈。
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名戰士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擋住了鬼子的射角為王學新爭取到了一點時間。
這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默契,更是生死相托。
那名鬼子慌亂的推開戰士的尸體想繼續射擊,但已經太遲了,王學新的盒子炮已經抵上了他的腦袋并毫不遲疑的一扣扳機……
“叭”的一聲,鬼子腦袋一揚就倒在了地上。
盒子炮的威力不足以擊穿兩層腦殼,所以王學新沒有看到飚出的血箭。
但這并不代表它造成的傷害小,子彈會停留在腦袋里打滾,外表看不出什么其實里頭已經被攪成一團漿糊。
王學新沒有停留,一邊往前沖一邊舉槍朝前方拐角射擊,剛冒出身來想投擲手榴彈的鬼子當場被打倒在地。
乘著手榴彈在原地爆炸的時機,王學新躲在機器后蹲身收槍并準備好了一枚跳雷。
爆炸聲剛過,王學新馬上就竄了出去將跳雷拋到了拐角另一端……
在地雷爆開前,王學新清晰的聽到鬼子絕望的喊叫。
他們或許直到這一刻才后悔踏上這片土地,后悔參加這場戰爭。
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轟”的一聲爆響過后鬼子就倒下了一大片,戰士們接二連三的沖了上去對著地上哀嚎的鬼子補槍。
山本一木正在山洞外指揮著部隊進攻幾個山洞。
他對這次戰斗很有信心。
這信心不僅來自于特工隊的素質,更來自于裝備上的優勢。
他相信沒什么人能抵擋得住沖鋒槍加手榴彈的沖擊。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等戰斗勝利的那一刻,布好炸藥引爆兵工廠。
然而……
他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見右側洞口拋出一個東西,山本一木條件反射般的一個翻身滾下斜面。
然后“轟”的一聲,上頭到處都是飛射的鋼珠和一片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