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正是幾個主任,王學新也在其中。
五金一進門就“喲”了一聲:“廠長,整上炕啦!”
張萬和應著:“可不是?得虧了小東北啊,這速度快的,一眨眼就弄好了,我回來還以為自個走錯屋了!”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蘇欣偷瞄了王學新一眼,心道,這不挺會關心人的嘛?怎么就……
想著不由輕嘆一口氣。
又說笑了一會兒,張萬和就問著蘇欣和五金:“你們都聽說要整新裝備的事了吧?”
“聽說了!”五金興奮的點了點頭:“好家伙,一口氣能打十幾枚火箭彈的炮,這玩意真能成?”
“這不還沒成嗎?”張萬和回答,說著就把炮彈的困難說了一遍。
五金聽著就回答:“廠長,這還不簡單?像火箭筒一樣為火箭彈裝上尾翼唄!”
張萬和揚了下眉,說:“你能想到咱們還想不到?就是這法子行不通才把你們叫回來商量的!”
“行不通?”五金有些奇怪:“為啥行不通呢?”
蘇欣接嘴說道:“火箭筒的火箭彈因為體積小重量輕,而且初速低,所以只需要較小的尾翼就可以使火箭彈穩定。而火箭炮的火箭彈……”
五金“哦”了一聲就明白了。
火箭炮的火箭彈那可是足有三十七斤,如果依靠尾翼穩定,大概需要四片比巴掌還大的尾翼才能做得到。
但這么大的尾翼根本就塞不進發射管里。
這或許就是毛熊一開始使用“工”字鋼做導軌的原因……使用“工”字鋼,就不存在要把尾翼塞進發射管內的問題。
“另外……”張萬和又補充道:“使用尾翼,不可避免會存在風偏率大、生產困難等缺點,不但成本高還影響精度,那不是吃力不討好么?所以咱們該想想不用尾翼是否可行!”
蘇欣說:“要是也能在發射管里刻上膛線,讓火箭彈轉起來就好了!”
解決炮彈穩定飛行的問題,除了尾翼外就是旋轉了。
不過蘇欣只是說說而已,當然不能在發射管內刻膛線使其旋轉。這么做更可能的結果是火箭彈卡在發射管里,然后“轟”的一聲……
然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學新被蘇欣這么一點,就興奮的說道:“對啊,旋轉!咱們為什么不讓火箭彈轉起來呢?”
蘇欣沒好氣的問:“王學新同志,問題就是怎么才能讓它轉起來啊!這既不能裝尾翼又不能刻膛線的……”
“咱們可不一定要用這倆方法才能讓它轉起來!”王學新回答:“咱們可以用火藥!”
“火藥?”蘇欣一臉不解。
“對,火藥!”王學新解釋道:“咱們可以把尾部噴口改改,周圍再上幾個對稱的小孔,它們與水平線呈一定角度,這樣不就可以在推進時自行旋轉了?”
五金聽著不由愣住了,問:“這樣能行嗎?”
“估計能行!”蘇欣一臉震驚看了看王學新,點頭道:“重點就噴口的角度要一致,否則同樣會影響精度,這會增加一部分加工難度!”
“要想打得準當然更難嘛!”張萬和說:“試試看能不能成!”
“是!”眾人應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