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煙霧消散了些,就發現火箭炮后方的泥地已被燒得一片焦黑,還有幾根散亂在地上的樹枝都被點燃了,警衛員擔心會引發事故,趕忙捂著鼻子上前把火踩滅。
首長和參謀長舉著望遠鏡遠遠的朝靶場望著,但只看到火光和煙霧卻不知道結果。
然后電話里就傳來激動的喊聲:“摧毀敵人炮兵陣地,重復,摧毀敵人炮兵陣地……”
指揮部霎時就暴起一片歡呼。
在此之前,還有許多人擔心火箭筒這種以數量打面的作戰方式是否可行……畢竟理論歸理論,實戰就有可能是另一回事。
比如上回,大伙兒還以為它只能打四公里,結果打了六公里,那是不是代表偏離目標兩公里?
但是現在,完整的十二發火箭彈一打,準確的覆蓋了目標區域,所有人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落下了。
六公里!
幾秒鐘的發射時間瞬間就摧毀敵人一個炮兵陣地!
這在之前對八路軍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說出來都沒人敢信!
但它現在就擺在面前。
而且,一具火箭炮就有這樣的威力,那么兩具、三具甚至更多呢?
首長握著張萬和的手,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然后他又找到了王學新,拍著王學新的肩膀,說:“有兩下子喔,小東北!有了這個火箭炮,我們的隊伍總算有一樣能拿得出手的火炮了!”
參謀長上前問:“王學新同志,這火箭彈……用的一樣是固體火藥柱吧,別人學不會的那種?”
“是!”王學新回答:“就是別人生產有困難,咱們生產方便的那種!”
眾人會意笑成一團。
楚云飛那邊,的確就碰到王學新所說的困難。
其實楚云飛一直都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他覺得這技術來得太容易了。
不過一方面是他覺得八路軍可能不知道這技術的價值,另一方面是固體火藥柱的的確確就用這十幾道工序生產出來擺在面前,楚云飛也無話可說。
除了生產速度慢、生產過程危險,其它的都沒毛病,還能懷疑什么?
楚云飛還派人火速趕往上海購買工具,用上了新工具后速度的確有所提高,但依舊無法批量生產。
楚云飛皺著眉頭問孫銘:“我們一個月生產一百枚火箭彈都困難,而八路軍卻可以短時間將火箭筒裝備到各個團,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楚云飛的消息很靈通,他知道八路軍已經大批量使用火箭筒在封鎖線打鬼子炮樓了。
孫銘回答:“團座,八路軍跟我們不同,他們可以輕松的動員起大量百姓為他們生產,雖然速度慢,但他們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可我們……”
接下來就不用說了,頑軍在百姓中的名聲不好,想讓百姓無償為他們勞動幾乎是癡人做夢。
楚云飛想想覺得也對,于是就暫時打消了疑慮。
遲疑了一會兒,楚云飛就下令:“馬上從部隊中征集手腳靈活的士兵,讓他們學習生產方法投入生產,至少每月生產兩百枚火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