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哦”了一聲:“這話在理,火箭炮能打六公里,揮小旗看不見,只能用電臺聯系!”
八路軍的火炮目前為止還沒超出過一公里的,所以這問題還是頭一回出現。
李云龍重重的點了點頭:“配,必須得配!最好,再配上馬匹,能快速趕到目的地引導火箭炮炸他娘的!”
張萬和說:“你當然得說配啊,配上了不就全歸獨立團了!”
眾人哄的一聲就笑了起來。
接著,火箭炮的訓練就以炮兵的操作和觀察員的配合兩個方面展開。
分配給獨立團的火箭炮有三具。
李云龍帶來的五輛汽車,其中三輛用來裝火箭炮,兩輛用來裝彈藥。
其實應該每具火箭炮都跟一輛彈藥車,這樣在戰時才能盡量減少調度。
但此時彈藥生產還沒跟上,兵工廠趕了十幾天才生產五十幾發,這么點彈藥用三輛車運就有些浪費。
王學新對電臺的要求是五部:其中三部分別配給一小隊炮兵觀察員分三個方向前出偵察,炮指一部用于聯系,再留一部以備不時之需……畢竟火箭炮這東西,要是沒有炮兵觀察員修正,幾乎就相當于沒有眼睛和耳朵的盲打,必須留一部備用。
原本張萬和還有些擔心,現在是困難時期,平時要求配一部電臺都不容易,現在一口氣就要配五部電臺,首長那能答應嗎?
沒想到首長卻十分支持:“必須配嘛,打仗可省不得喔!咱們現在省了,打起來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戰士們的鮮血和生命,甚至是整場戰役的失敗!”
這是首長的個性,他在生活上不管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的要求都極為嚴格,與戰事有關的卻很舍得,幾乎可以說是一切為了戰斗、一切為了勝利。
電臺的獲得也不容易。
雖說這時印鈔機已經運進根據地了……印刷設備不敢太靠近前線,所以運到大后方,印好的假鈔再分批運到前線由情報人員配合著各部帶入敵占區購物。
但戰時像電臺這些緊缺、急需的軍需物資往往不是說買就能買得到,它需要情報人員從各處或偷或買到零件然后拼裝,這其中許多情報人員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最終,這些電臺還是李云龍搞定了大部分……
這家伙別看他咂咂乎乎的,做生意卻有些頭腦。
他先是用中儲券到鬼子那換了銀元。
銀元這東西由于重慶方面禁用,在敵占區流通性不強不便使用,敵占區里許多人都愿意換。
然后李云龍再把換來的銀元帶到頑軍控制區用于賄賂頑軍……
在頑軍控制區,雖然官方不認銀元,但民間認,而且隨著貨幣的貶值,這東西還被當作能保值的寶貝使,于是也有很多人愿意換。
李云龍這招,實際上就是把不能在頑軍控制區使用的中儲券轉一圈“走私”到頑軍控制區。
從頑軍這支“雙槍”部隊里搞到電臺就容易多了,他們為了口抽的,都能把自個部隊里的電臺給賣了。
因此李云龍一口氣就搞到了三部,都是“交易”到手的,不只沒風險還是原裝整機,而且后續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