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晉綏軍的是安達二十三的第38師團。
安達二十三是個典型的帝國軍人,他沒有耀眼的戰績同時也沒有犯過什么錯誤。
如果說他的一生有什么讓人稱道的事跡,那就是戰敗后很干脆的承認了自己的罪行然后自殺,這行為與其它戰犯磨磨蹭蹭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此時的安達二十三正站在裝甲車上舉著望遠鏡望向晉綏軍的防區。
鐵絲網,戰壕,正斜面上錯落的火力點,還有稀疏的幾個碉堡工事……
看到這些安達二十三就放心了。
相比起八路軍的戰術,安達二十三更喜歡對付重慶方面的軍隊,至少這些對手是擺在桌面上看得見的。
不像八路軍,所有工事都在反斜面,帝國火炮甚至找不到目標下手。
放下望遠鏡后,安達二十三朝后方一揮手,炮聲就響了起來。
這是帝國軍隊標準的進攻程序,先用炮火將對方火力點一個個敲掉,如果敵人的炮火膽敢還擊,那么順便將他們的炮兵摧毀。
在炮兵方面,安達二十三對自己的部隊很有信心,華夏因為海岸線被封鎖以及兵工廠被占領,炮兵已處于絕對的劣勢。
事實上,安達二十三此舉還有將敵人炮火吸引出來的意圖。
為此,安達二十三還派出了五架98輕爆帶滿炸彈在空中巡邏,一旦發現敵人炮兵陣地,它們馬上對其轟炸并將其位置報告給炮兵。
安達二十三相信,在這種空地協同下,帝國炮兵毫無疑問能全面壓制敵人炮兵
如果能將敵人炮兵吸引出來并徹底摧毀,帝國的士兵和坦克就能放心的發起沖鋒。
“很簡單的一場戰斗!”安達二十三帶著猙獰的面孔對參謀說:“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怎么處理敵人的尸體了!”
參謀們發出一陣十分囂張的怪笑。
楚云飛此時正處于尷尬的境地。
358團擁有一個團屬炮兵營,裝備的是仿蘇羅通晉造18年式88毫米野戰炮,射程10公里。
這款炮是太原兵工廠于1939年仿制成功的,累計生產了150門左右,只不過在之后的戰斗中損耗大半,此時全軍只剩下47門。
358團作為晉綏軍的主力團,一個團就配屬了其中的十八門。
然而,楚云飛卻知道這些火炮現在是什么情況。
敵人的飛機就在頭頂“嗡嗡”的轟鳴,在掩體中做好偽裝的18年式火炮如果開火,其火光和煙霧馬上就會被飛機鎖定位置。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就不用多說了,這些被當作寶貝似的火炮很快就會被鬼子摧毀變成一堆廢鐵。
但是……
如果這些炮不開火,就意味著前線的火力點將一個個被敵人炸毀,接著敵人還會在炮火的掩護下沖鋒。
何況,如果火炮始終不能開火,那有跟沒有又有什么區別?
這讓楚云飛在指揮部里急得團團轉。
此時的他已深深體會體系化戰爭的重要,在這種戰爭中,只要有一個短板就會被敵人全面壓制,甚至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比如現在,晉軍就是因為沒有飛機而全面喪失制空權,于是一層壓一層導致整個作戰體系的崩潰。
楚云飛有時都覺得奇怪,那些裝備落后得多的八路軍為什么能在鬼子的打擊去應對自如,甚至還能屢次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