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確并沒有就此結束。
楚云飛將炮彈運回去后試射了兩枚,就確定是這種火箭彈沒錯了。
然后將炮彈往里一拆,發現固體火藥柱果然就像王學新說的那樣,是火箭彈裝藥的十倍有余。
劉樹才仔細稱了下重量,就為難的說道:“團座,這火藥柱足足有十七斤半,以我們現在生產的固體火藥的速度,每月只夠生產十枚這樣的炮彈!”
“可以用增加人手加快生產速度嗎?”楚云飛問。
“團座!”劉樹才回答:“首先,這火藥柱并非誰都可以生產,它需要一定的技能,或者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訓。其次,我們現在已經有兩百多人在全力生產這種火藥柱,但產量依舊不容樂觀,其間還無法避免人員傷亡……即便增加十倍人手有了兩千工人,那也只是月產百枚炮彈而已!”
楚云飛不由沉默了。
先不說募集并訓練兩千名工人需要多少時間和資金,就算能募集到,月產百枚炮彈只怕也不夠與鬼子作戰。
因為上回,八路軍隨便打出兩輪炮彈就消耗了六十幾枚。
孫銘在旁邊提醒了聲:“團座,我們很可能沒那么多時間,鬼子一直在我軍防線前集結,兵力還有增加的趨勢,一旦再次發起進攻……”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就不用多說了,358團很可能難逃全軍覆沒的結局。
頓了下,孫銘就建議道:“當務之急,屬下認為應該向八路軍購買,包括火箭筒,越多越好。所幸,李云龍似乎想裝備沖鋒機關槍提升火力,我們可以用沖鋒機關槍及其彈藥與八路軍互通有無!”
楚云飛表情有些復雜。
他不是舍不得那些沖鋒機關槍和彈藥。
此時的358團乃至整個晉軍都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死拽著那些無法在戰場上發揮多大作用的沖鋒機關槍沒什么用。
楚云飛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
問題在于……
楚云飛不希望就這樣受制于八路軍。
然而,眼前的危急卻是迫在眉睫,358團迫切需要火箭彈抵御鬼子的進攻。
考慮了好一會兒,楚云飛嘆了口氣,點頭說道:“我請示一下司令!”
一聽楚云飛這話,孫銘一顆懸著的心就放下一半了。
孫銘在司令身邊干過一段時間,他知道司令最擔心的就是自身的安危。
所以,只要這款武器有用,能幫他擋住敵人,那就不用多想,司令肯定同意。
果然不出所料,楚云飛一個電話過去馬上就得到了閻老西肯定的答復,于是這事又交給孫銘負責。
原本孫銘還以為這事不難,因為晉造沖鋒機關槍就只有晉軍有,子彈也不例外,既然雙方都有所求,那價錢還不是好商量?
沒想到李云龍“嘿嘿”一笑,回答道:“孫副官,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這是因為總部最近老被鬼子一隊拿著沖鋒槍的鬼子偷襲。這批沖鋒機關槍,其實就是用來裝備警衛連對抗這批鬼子的,一百支槍加一萬發子彈就差不太多了,咱沒打算批量裝備部隊,也用不著那么多啊!”
孫銘一聽這話霎時就跌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