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飛也想把這些潛伏在部隊里的鬼子揪出來,但卻十分困難。
原因是358團作為晉綏軍的王牌部隊有一個特殊的待遇:他們全團五千多人,在戰斗中損失多少就補充多少,不需要擔心兵源問題。
比如上場戰斗358團死傷了一千多人,馬上就補充進了一千多人,閻老西甚至還多調了一個營的人過來給楚云飛組建火箭炮營……晉綏軍獲得的火箭炮是單管小炮,其雖說只有六十發炮彈,但出于戰術方面的考慮,每發炮彈配一門小炮。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打完就丟不用擔心敵人的飛機和炮火覆蓋。
然而,這樣一來這六十門炮六十發火箭彈就要兩百人,再加上偵察人員和工兵,隨便都要一個火箭炮營。
這跟八路軍一對比那區別就大了。
八路軍的多管火箭炮頂多就是五具火箭炮車的事,一個加強連的編制足夠,而且多管火箭炮用汽車機動,快打快撤更有把握全身而退于是可以重復使用。
楚云飛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貓膩,他還以為八路軍其它的不多就是人多,于是還真就把單管火箭炮按連隊給編上了。
此時的358團一口氣補充了這么多人,結果就是多了許多陌生面孔,到現在互相之間還沒來得及熟悉,于是鬼子混在其中很難排查。
想了一會兒,楚云飛就做了一個危險的決定,他看了看周圍的地形,就朝右側的一座山丘揚了揚頭,對孫銘下令道:“孫副官,命令通訊兵,馬上把電話線鋪設到山丘并架設電臺!”
孫銘一臉疑惑:“團座,這……”
要知道鬼子大陸挺進隊還藏在附近,此時鋪設電話線那不是明擺著告訴他們新團部的位置嗎?
楚云飛眼睛一瞪,用不容置疑的語氣下令:“執行命令!”
“是!”孫銘應了聲。
孫銘轉身時就察覺列楚云飛的意圖,知道團座是要利用自己及團部引出鬼子以避免他們在戰斗時造成混亂。
于是不等楚云飛命令,孫銘就暗中命令警衛營在山丘四周布防。
孫銘猜的沒錯,楚云飛的確是要以自己為誘餌引出鬼子。
楚云飛是這么分析的:
鬼子有可能不上當。
因為這時候楚云飛還敢在附近布設指揮部而不是先轉移,很明顯有請君入甕的味道。
但鬼子也有可能上當。
確切的說,不是“上當”,而是明知這是陷阱卻依舊會往里跳。
鬼子大陸挺進隊是干嘛的?
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后方實施斬首行動打亂敵人的指揮制造混亂的!
對于他們來說危險不危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達到目標。
如果他們明知道楚云飛指揮部的位置而不進攻,那晉綏軍是不是就能在楚云飛的指揮下沉著應戰?
那大陸挺進隊是不是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何況鬼子一向心高氣傲自以為能以一擋十,哪里會將楚云飛這一個警衛營三百多人放在眼里。
楚云飛分析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