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初時還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但是當他將目光轉向機場,看到那原本就不大的機場已捅擠著戰斗機和轟炸機,幾乎可以說一架挨著一架,就明白了。
接著又是一發炮彈帶著嘯聲而來,“轟”的一聲在機場旁一百多米的位置炸開,炮彈的火光映紅了附近的幾架戰機。
柊吾英夫幾乎是在看到火光的那一刻就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目標在西南五公里處,立刻把坐標傳給炮兵!”
“亮燈,戰機起飛,馬上!”
“所有人員疏散!”
……
機場很快又熱鬧起來,才剛剛降落的飛機馬上又發動了馬達,地勤人員揮舞著旗子急匆匆的指揮戰機進入跑道起飛。
柊吾英夫不愧是一名飛行員出身的少將的,他的一系列指揮可以說是毫無破綻。
但有句話叫“戰術上的勝利永遠也彌補不了戰略的失誤”。
柊吾英夫的指揮永遠也彌補不了他上當受騙將戰機集中在一個機場的失誤。
如果他足夠謹慎,或者說沒那么輕敵,就應該想到這可能是個連環計。
如果他能讓戰機在空中多繞幾圈也比集中在一起好得多。
只不過,此時鬼子航空燃油極其珍貴,再加上運城機場又在防線腹地,柊吾英夫以為這里不可能遭到敵人攻擊,所以才犯下這個錯誤。
直到最后一刻,柊吾英夫還在想著一個問題:
“這些炮兵,敵人這些炮兵從哪里來的?”
“不可能,絕不可能!帝國士兵已經把機場方圓十余里都肅清了,怎么可能還會有一支炮兵?”
“周圍沒有山,炮兵怎么躲過搜查?”
……
這方面柊吾英夫其實沒錯。
運城機場沒山,鬼子也的確搜查了周圍十余里,就差沒把這些地都深耕一遍。
一支成規模的炮兵的確不可能在這情況下藏身。
問題是……
八路軍這支炮兵部隊藏身在十公里外廢棄的礦洞里。
老酒一行人在礦洞中整整藏了十余天,十余天不見天日,一直窩在其中吃干糧喝礦洞中巖壁滲下的泉水。
其間鬼子好幾次想搜查礦洞,都因為礦洞被碎石封鎖而放棄……這些碎石看起來像是自然塌方,鬼子擔心往里挖會造成更大規模的坍塌,再加上軍情緊急于是就作罷了。
最后,在接到上級出發的命令后,老酒等人就從內部將碎石挖開,換成鬼子衣服的他們開著汽車在黑夜中奔襲,他們只朝目標方向開了十余里就進入火箭炮射程。
完成試射后,老酒一聲令下百余枚火箭彈就朝目標發射。
霎時黑暗中嘯聲大作,一發發炮彈像雨點般的飛射而去,片刻間就將運城機場炸成了一片火海。
鬼子的戰機大多都是裝滿了燃油,為的就是能夠隨時起飛。
此時又密集的排成幾排,一架被炸開馬上就波及到周邊,結果就一架連著一架。
尤其是那幾架起飛想要逃離機場的飛機,正在加速的它們突然被成片的炮彈來這么一下,掀起的氣浪將其帶偏狠狠的撞上了其它戰機,一撞就是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