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瓶這事王學新就沒去麻煩張萬和了,這么小的玩意自己就能搞定,整出來再說也來得及。
所以他直接找幾個酒瓶子來,就是李云龍最愛喝的那種汾酒酒瓶。
這種瓷瓶在八路軍和百姓中還有不少,如果需要讓百姓開窖燒也不是什么難事……八路軍啥都缺就是不缺瓷器。
制作方法也十分簡單,只要往酒瓶里頭灌上凝固汽油再塞上布條就成了。
王學新原本也考慮過是否要加白磷塞子,這樣要用時只需要把塞子一拔就甩出去就可以了。
但考慮一番還是覺得不能貪圖這點方便。
原因是瓷瓶原本就易裂易碎,凝固汽油彈燒起來也無法控制,如果再將它跟能自燃的塞子裝一塊……那運輸起來就危險了,一不小心只要溫度過高或是瓶子裂了什么的,一燒就是一整車。
現在這樣就挺好,明火與凝固汽油分離,運輸和儲存都沒有太大的危險,到戰前把瓶塞打開再塞上布條都來得及。
至于明火,大不了人手發一個簡易打火機。
說起打火機,這東西在八路軍中不算什么稀罕物。
這不是說八路軍從鬼子那繳獲多少打火機,而是部隊里吸煙是尋常事,有條件的吸鬼子的煙,沒條件就吸自己的卷煙或是煙桿。
要吸煙就得有火。
最常用的是火柴。
只不過火柴實在不方便,下雨或是涉水、過河之類的弄濕了或受潮了就沒法用。
于是戰士們就自個想辦法整簡易打火機。
方法很簡單,就是用一個子彈殼做容器,里頭裝點汽油填上點棉蕊,彈殼出口處焊上一個小齒輪,下方再焊一個固定火石的鐵條也就成。
部隊里常抽煙的都會想辦法從鐵匠幫忙弄上一個,他們把這稱作“子彈火機”,值十根煙。
這玩意要是讓兵工廠做那還不是一整就一大批!
就在王學新用一個竹籃拎著幾個酒瓶去試驗場試試這玩意能不能成的時候,路上正好碰到蘇欣。
蘇欣穿著一身土布棉衣,據說是因為這次轉移太突然,她的行禮在運輸途中遺失了一箱,于是到了大槐村只能從老鄉那買了一套棉衣穿上。
不過這人就是有氣質問題,雖然這穿的是土里土氣還略顯寬大的棉衣棉褲,但蘇欣穿著就是別有一番風味。
蘇欣看著王學新的樣子就“喲”了一聲:“小王同學,日子過得挺好的啊?還整上這么多瓶酒!”
王學新也懶得跟她解釋,揚頭道:“一塊去喝幾口?”
蘇欣問:“還有誰呢?”
“還能有誰呢?”王學新將竹籃晃了晃,打趣道:“就這么幾瓶,都不夠咱倆喝的吧!”
蘇欣一看那籃子,五瓶汾酒,口氣不小啊!
小東北有這么好的酒量么?
以前也沒聽說!
接著蘇欣又感到一陣莫名的緊張,就兩人喝,那是不是……
見蘇欣在后頭發愣,王學新在前頭回過身催促道:“發什么愣啊?動作快!”
蘇欣輕輕的“嗯”了一聲,偷眼看了看周圍,見沒人注意就喜孜孜的跟了上去。
“小王同學!”蘇欣輕快的走到王學新身邊,腳步都些跳起來了:“我酒量可能喝不上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