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王學新正帶領著部隊蹲在樹林里做準備……山坳過于狹窄只能分批通過。
李云龍的命令是晉綏軍先過,獨立團掩護。
這不是李云龍大公無私,他其實是個極其護短的人,不管什么好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部隊。
但同時李云龍又是重江湖義氣的人。
他對孫銘說:“孫副官,難得你們愿意跟咱一塊兒打鬼子,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突圍的時候你們走前頭,獨立團掩護!”
“李團長,這怎么行……”孫銘隱隱感覺鬼子這次包圍的目標是獨立團,按理說應該是讓獨立團先突圍,哪還有讓目標掩護的道理。
“什么都別說了!”李云龍大手一伸打斷了孫銘的話:“你孫銘是條漢子,我說什么也不能讓鬼子把你們包圍嘍。這要是傳了出去,我李云龍就沒法混了!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完了又補了句:“不過孫副官,你回頭得把手下給捋捋,今兒個鬼子能把咱們的底細摸得這么清楚,八成是有內鬼了!”
“是!”孫銘有些慚愧,他也猜到可能是有內鬼,而且也在懷疑自己的部下。
沒辦法,誰讓之前晉綏軍還成建制的叛變呢,不讓人懷疑才是怪事。
最后李云龍握了握孫銘的手,交待道:“沖過去后無論發生什么都別回頭,咱們后會有期!”
“后會有期!”孫銘挺身敬了個禮。
李云龍這舉動在孫銘看來是無法想象的。
因為即便是358團也不存在這種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把危險留給自己機會留給別人的現象。
這可是生存的機會,一輩子就只有這么一條命,在他們眼里似乎并沒有那么重要。
但似乎又很重要,因為他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革命事業,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知道生存的價值。
反而是晉綏軍中有許多人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但這些人偏偏又怕死怕得要命。
因此,當孫銘帶著部隊準備沖向山坳時心里有些愧疚,總覺得欠了八路軍什么似的。
晉綏軍突圍時,李云龍則組織一營朝山頂陣地沖鋒。
王學新觀察了一下,發現鬼子的山頂陣地構筑得十分巧妙。
其距離就像事先量過似的,利用高處使擲彈筒射程更遠能打到八路軍,而八路軍同樣射程的五零小炮卻打不到鬼子。
這使在低處往山頂陣地沖鋒的戰士們十分尷尬,一隊隊往上沖又一隊隊被打了下來。
王學新往側翼跑了一段,舉起望遠鏡一看……隱隱看到鬼子藏身的那片草叢和灌木一直延伸到反斜面的山腳下,再看看風向,正好吹向鬼子方向。
另外,王學新估計還會有大批的鬼子自反斜面增援至山頂陣地,或者他們就隱藏在反斜面里等待沖鋒。
于是王學新沒有遲疑,朝后方揮了下手,叫道:“五零小炮,跟我來!”
五零小炮其實是一種迫擊炮,它原本更應該集中使用,比如編一個團屬炮兵連之類的。
但五零小炮研發出來是為了對抗鬼子的擲彈筒。
鬼子擲彈筒分散到連里,八路軍在連隊里當然也要配置五零小炮。
其實這也是為了反斜面作戰的需求……反斜面作戰常常需要躲進坑道避炮,接著再鉆出來作戰。
如果把五零小炮集中使用,就會出現炮手頻繁交替集中避炮、分散作戰的動作,這顯然是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