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南面需要進攻中條山之后緊接著再對八路軍實施穿插,任務較重。
另一方面是因為南面是八路軍的薄弱的側翼,而東面則是八路軍一道接著一道的反斜面工事,鬼子當然主攻薄弱處。
因此鬼子在整個東面雖有漫長的防線但整體兵力不足,這給王學新這計劃增加了成功的希望。
于是獨立團就直奔云景縣,終于在天亮前趕到了目的地。
云景縣的城墻高11米、寬5米,城墻上筑有冷兵器時代的女墻……古時是用來射箭用,現在卻被敵人當作射孔。
城墻的四個角修筑有大型炮樓,樓頂上布設有探照燈和92步兵炮。
城門處則修筑有三層的塔樓,有幾十名敵人在此駐守加強城門的防御,塔樓上還一左一右的布設有兩門92步兵炮,與炮樓的步兵炮遙相呼應。
這樣的縣城對于八路軍而言無法強攻。
其它的不說,只城墻上的四門92步兵炮就夠進攻部隊喝上一壺了,再多的部隊都沒用,鬼子只需要用92步兵炮各種炸就成。
獨立團當然沒想強攻。
李云龍一揮手,偵察連就摸著黑上去了。
走在隊伍最前頭的是王直生,他對地雷有天生的敏感,布設在城墻前兩百多米寬的雷區對他來說都是小意思。
不過眼見天色就要亮了,他沒時間排雷,就只能隨手抓了一把樹枝,有雷的地方插上一根做標記,跟在后頭的戰士小心繞過。
不久,偵察兵就順利的躲過地雷和探照燈來到了城墻下。
躲探照燈并不難,因為在天色將明未明時,探照燈很難看清情況。
而且探照燈的搖擺很有規律,想躲過并不困難。
不過這其中還是偶爾有被探照燈照到的情況,但很奇怪的是敵人炮樓沒有反應。
后來才知道,這探照燈其實就是做個樣子。
偽軍人躲在被窩里,手牽著一根連著探照燈的繩在那一左一右的扯……這么做一是應付上級,二是至少能起到嚇唬敵人的作用。
和尚選擇的是城墻四分之一段著手。
原因是這附近有兩名偽軍哨兵正聚在一塊一邊抽煙一邊聊天,從其它位置攀爬很容易被這兩名哨兵發現。
此時就是和尚表演的時候了,他抓著工兵鍬的繩索掂了掂,接著輕輕往城墻上一拋……沒發出一點聲音就扣住了女墻。
之所以沒有聲音,是因為和尚事先用衣物將工兵鍬包好盡可能減少工兵鍬撞到女墻時發出的聲響。
另一方面,則是和尚對力道的掌控恰到好處……將工兵鍬投到11米高度時速度接近于零,于是扣上女墻的聲音幾不可查。
后來說起這事時,王學新就意識到所有人都被和尚這家伙騙了。
這貨打架后回回都說自己下手重是因為控制不住輕重,他娘的這像是控制不住輕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