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也不解釋,直接沖著門外的警衛員叫道:“去去,把四營長給我叫來!”
接著還罵了聲:“他娘滴,這要加入八路軍也不把屁股擦干凈!”
李云龍這是暗里又罵了楚云飛一回。
楚云飛雖是不介意,但望了身邊的方立功一眼臉色變了變。
楚云飛和方立功之前還一度擔心李云龍不讓他們見孫銘,此時李云龍這么干脆……是不是說李云龍有恃無恐?
如果李云龍有恃無恐,那是不是說孫銘的確像他說的那樣自愿加入八路軍?
沒過多久,孫銘就匆匆趕到了團部,他一看到楚云飛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趕忙上前向楚云飛敬了個禮,叫了聲:“團座!”
楚云飛在看到孫銘的那一刻,就知道了真相。
因為他在孫銘的眼神里看到了歉意……孫銘沒什么對不起楚云飛的地方,之前還救了楚云飛的命。
如果說有,那就是決定要離開他轉投八路軍。
不過楚云飛依舊不死心,他將孫銘邀出團部外打算單獨勸說……楚云飛抱著一絲希望,如果孫銘是有什么難言之隱或是把柄抓在李云龍手里呢?
“孫副官!”楚云飛背著手,不解的問道:“我楚某可曾虧待過你嗎?”
“團座!”孫銘回答:“團座對孫銘有知言之恩,孫銘此生不忘!”
“那為何……”
孫銘回答:“孫銘這么做,其實正是團座的抱負!”
“怎么說?”楚云飛問。
孫銘挺胸回答:“團座,你的抱負是不顧黨爭驅逐外敵,孫銘謹記于心。只不過……孫銘認為八路軍更有希望驅逐外敵,而頑軍軍中……”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多說了,楚云飛明白。
頑軍更多的是不顧國家利益爭權奪利,甚至乘勢聯合鬼子圍剿八路軍,楚云飛也曾封鎖過八路軍,他當然知道這些。
孫銘繼續說道:“如果團座當真不顧黨爭,那是否應該像孫銘一般投身八路軍?”
楚云飛只是反問了句:“你認為八路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孫銘知道楚云飛這話是什么意思。
這一直是楚云飛的觀點:
如果最終八路軍能獲勝,當然應該站在八路軍一邊。
但如果最終頑軍能獲勝,站在八路軍一邊……是不是就延長了內斗的時間?
這有點從結果反推過程的味道,有點像“曲線救國”理論。
以此時頑軍與八路軍的對比,幾乎沒有人認為八路軍會最終取得勝利,那為什么不盡快結束內亂爭取早日大一統讓百姓和國家得以休身養息?
問題就是結果與楚云飛認為的恰恰相反。
孫銘點了點頭,很肯定的回答:“團座,在此之前,我也與你一樣,以為八路軍不可能獲勝。但是現在,我越來越相信他們能獲勝了!”
“為什么?”楚云飛疑惑的問。
“因為一個人!”孫銘回答:“這個人你也認識,小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