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勢單力孤的悲哀。
有句話叫“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小國、弱國無法擺脫被當作棋子左右搖擺的命運,怎么掙扎都沒用。
這話其實也適用軍隊。
在此之前,晉綏軍強大的時候連頑軍都不敢輕易得罪,八路軍更是無法望其項背。
但此一時彼一時。
晉綏軍因為頑軍的中條山之敗而沒落,八路軍卻在此時茁壯成長,此消彼長之下八路軍的實力已超過晉綏軍,于是就在進攻運城的合作中起著主導作用同時也在戰略上占據了主動性。
眾干部聽著參謀長這解釋,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他們中其實有不少人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看破不說破。
首長示意參謀將油印的地圖分發到干部手中,說:“與晉綏軍合作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得到了這張詳細的布防圖。同志們看看,有許多我們沒有偵察到暗堡,這要是貿貿然打起來,我們可是要吃大虧甚至會影響整場戰役!”
干部們接過地圖一看,不由倒抽一口涼氣,的確有許多原地圖沒有標注的暗堡和工事。
參謀長拿著一份地圖說道:“很明顯,運城的防御主要是東、西、北三面,南面是鹽湖不便進攻,防御工事較少。其它三個方向,則以城墻為中心往外三、五百米外布滿高碉、低碉、梅花碉等野戰工事。這些工事組成交叉火力互相掩護,又以護城外壕為屏障構成嚴密的火力網,我軍即便是有坦克,想要順利打下這座城池也不容易啊!”
李云龍看了一會兒地圖,轉頭問王學新:“你怎么看?有沒有困難?”
王學新皺著眉緩緩點頭,說:“團長,如果這城是鬼子防我們,可能不會有這些護城外壕之類的玩意。但這些工事卻是晉綏軍構筑用來防鬼子的……這就麻煩了!”
李云龍明白王學新這話的意思。
鬼子一直以為八路軍沒有坦克,所以不管是鬼子也好偽軍也罷都沒有針對坦克的工事。
但運城是晉綏軍用于防御鬼子的,而且晉綏軍奇缺反坦克裝備,于是就構筑了大量反坦克工事。
參謀長所說的“護城外壕”,實際上就是一道道反坦克壕,而且還是隱蔽的反坦克壕。
所謂的隱蔽的反坦克壕,就是表面上看不出一點異樣,它全是用木板和原木在下方支撐,再在上面鋪滿泥土,人都可以在上面行走。
這樣一來鬼子的偵察機就偵察不到異樣,這也是八路軍情報人員沒有偵察出這些工事的原因。
但只要坦克往上面一開……坦克自重馬上就會將木板壓塌,接著坦克就掉到里頭出不來了。
王學新暗自慶幸,好在與晉綏軍合作,否則不知內情的坦克部隊往前一開,只怕就要損失慘重鎩羽而歸了。
李云龍當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他咬著牙罵了聲:“他娘的,當初這晉綏軍撤走時怎么就不把這些工事炸一炸呢?現在全留給鬼子撿現成的!”
孔捷沒好氣的回道:“老李,晉綏軍要是這么干了,那還叫晉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