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事,只有一章。明天補上。
————————
王學新其實有能力解決鬼子炮兵,方法就是火箭炮。
火箭炮部隊為這次行動一共準備了一千多發火箭彈,這是八路軍所有的火箭彈。
之前炮火準備打了三百多發,還剩下七百多發,可以提供兩批火力壓制。
李云龍那邊已經讓火箭炮部隊做好了準備,要是晉綏軍始終不開火,就只能用火箭炮壓制鬼子的炮兵部隊。
到時只需要把鬼子炮兵稍微壓一壓,坦克營就能沖進城內。
至于趙剛擔心的火箭炮精度不高會誤傷百姓……
李云龍是這么跟王學新說的:“這事先別告訴政委,戰后有啥事由我負責!”
王學新默認了李云龍的說法,因為他也認同這種做法。
戰爭有時就是這么殘酷,傷亡甚至是百姓的傷亡都無法避免。
事實上就算八路軍不用火箭炮壓制鬼子火炮,進行到巷戰時也會發生類似的事。
比如鬼子躲在民房中,八路軍是攻還是不攻?
攻就會誤傷百姓,不攻就相當于認輸放任鬼子占據運城,甚至仗也別打了,因為往后要是打什么仗,鬼子都可以趕出一堆百姓走在前面,然后八路軍就投鼠忌器只能認輸。
因此,從長遠來看趙剛的仁慈其實不應該有,這反而助長鬼子利用百姓的氣焰使更多百姓受害。
運城之戰也是這樣,如果因為擔心誤傷百姓而不使用火箭炮,就會造成更多的百姓受鬼子折磨、更多的百姓死在鬼子的屠刀下,運城也別想拿回來。
因此,不管從哪方面看,都應該從全局和大多數人的利益考慮而不是在戰場上講婦人之仁。
這也是為什么現代有些國家實施不對綁匪妥協的政策。
如果為了保護人質安全而對綁匪妥協讓其得逞,是不是會有更多的綁匪效仿,結果就會有更多的人質受害。
相反,如果綁匪知道警察不會為人質的安全妥協,一次綁人質沒用、兩次綁人質沒用……之后還會有綁匪傻到綁架人質并以為人質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戰場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一支部隊會因為敵人手里有人質而屈服,會像電影里拍的那樣就放下武器……這仗也就別打了,干脆放下武器投降。
不過現在晉綏軍炮兵既然開火壓制住鬼子炮兵,也就省了李云龍跟趙剛一頓吵。
運城防線被八路軍突破的消息不久就傳到了岡村寧次的指揮部。
消息是池上賢吉發出去的。
池上賢吉原本也打算按照大多指揮官常做的,組織起兵力將八路軍擊退后再向岡村寧次報告……這樣他就不用被責罰第九混成旅團也不會被看不起了。
但池上賢吉仔細考慮了一番,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覺得不能這么做。
因為他已經沒有把握將敵人趕出城外……八路軍那些戰車可不是輕易對付的,如果再不上報,只怕第九旅團都全員盡忠運城失守了,指揮部還不知道這邊的情況,到時就更是罪上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