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的速度很慢,而且地上到處都是尸體和鮮血,居然沒人發現他。
直到他拉燃了手榴彈冒起青煙才被陳福軍發現。
陳福軍只來得及叫一聲:“手榴彈……”
話音未落,就有一名警衛員飛撲了上去,在鬼子要將集束手榴彈投進坦克底盤前將履帶前的空隙擋住。
于是集束手榴彈滾到履帶旁,“轟”的一聲只炸斷了履帶,當然也帶走了戰士的生命。
這就是陳福軍所說的“人在坦克在”……如果讓這集束手榴彈拋進底盤,它就會從底部炸穿薄弱的底部裝甲而讓這輛坦克徹底報廢,甚至還有可能會因此出現火力缺口讓敵人扭轉戰局。
另一輛坦克,則是被一門81MM曲射步兵炮直接命中。
所謂的“曲射步兵炮”實際上就是的迫擊炮,只不過鬼子把90MM口徑以下的迫擊炮規定為步兵使用的火炮,所以叫曲射步兵炮,90MM口徑以上的迫擊炮規定為炮兵使用的火炮,這才叫迫擊炮。
從這也可以看出鬼子的偏執,實際上這倆就是一個東西只是口徑不同,但鬼子硬是要將其細分希望能“精細到極致”。
但這種劃分在實戰中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山炮聯隊更愿意裝備90MM口徑以下的曲射步兵炮……在山區作戰,口徑大威力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量輕體積小易攜帶,否則背幾發大口徑炮彈在山區跑來跑去累個半死,兩炮就打完,顯然不劃算。
這也是第37山炮聯隊裝備有曲射步兵炮的原因。
迫擊炮炮彈無法擊穿T34坦克的裝甲,即便是頂部薄弱裝甲也不例外。
但這枚迫炮炮彈恰好落在車長所在的位置,一聲爆響后當場就將車長震暈,而T34坦克的車長又同時是炮手,于是這輛坦克的并列機槍和火炮就無法正常開火。
一輛坦克無法開火就損失了十分之一的火力,霎時坦克防線就險象環生,鬼子幾次要從這個缺口沖上來都是硬生生的被手榴彈給炸了回去。
關鍵時刻,陳福軍揭開坦克艙蓋擠了進去代替了車長的位置重新打響了機槍……
陳福軍這是平時覺得這坦克稀罕,所以有事沒事就會到坦克里摸摸這摸摸那的,時間一久雖然沒到能與其它人協同開一輛坦克作戰的地步,但操控機槍還是不成問題。
不過這些都算不上什么問題。
更嚴重的是,隨著敵人一陣緊過一陣的沖鋒,坦克所攜帶的彈藥都要打完了。
安德羅維奇這時緊張的沖剛子叫道:“連長同志,撤退吧!為了敵人犧徨牲這些坦克,不值得!”
但剛子卻回答:“堅持到最后一刻,主力部隊馬上就到了!”
剛子不愿意撤退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此時已經有兩輛坦克開不動,他不愿意把這兩輛坦克留給敵人。
幸運的是,最后關頭主力部隊終于趕到并及時對鬼子發起了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