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一帶更重要的應該是中條山而不是運城。
原因是中條山不只是山區,其本身還是一道被稱為“東方馬奇諾”的防線,頑軍曾經在這里經營了數年之久,山上遍布著碉堡、山洞、掩體等工事。
而且中條山被占領后,對鬼子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且不構成威脅……中條山防御方向與鬼子的進攻方向相反,所以沒有意義,同時鬼子又不認為華夏軍隊有能力重新奪回中條山,于是這些工事鬼子又認為它們不構成威脅。
后者的確是鬼子的失算。
主要是因為鬼子把中條山的假想敵設定為頑軍。
頑軍如果想要奪回中條山,首先就要渡過黃河,這對鬼子而言是無法想像的……渡河戰與陸戰不同,陸戰可以用兵去堆,渡河戰卻基本是由空軍、炮兵和淺水艦決定的。
只要這么裝備占據優勢,敵人搭一座浮橋就炸一座浮橋,來多少帆船都用炮火將其打沉在黃河中,那么敵人兵力再多也無法發揮作用。
而鬼子對自己的空軍、炮兵以及淺水艦(主要是輕型炮艇)很有信心,因此完全不擔心頑軍能渡過黃河。
因為不擔心頑軍渡過黃河,鬼子就對中條山十分放心,于是山上防御工事都沒有炸毀。
鬼子又怎么會想到,占領中條山的會是八路軍而不是頑軍。
結果就是中條山上幾乎所有的工事都是原封不動的落到八路軍手中。
這些工事對頑軍和鬼子而言可以用“簡陋”這個詞來形容,但對八路軍而言簡直就是“豪華”。
獨立團負責的這道防線因為是兩個像駝峰一樣的山峰組成,于是被稱作駱駝嶺。
駱駝嶺距運城不遠,下山之后再走十幾里就到了,妥妥的將運城納入火炮的射程中。
這里原本是頑軍第39集團軍第8軍一個團的駐地,延綿數公里的防線上到處都是用巨石壘起并用水泥填充縫隙的碉堡,有些碉堡還是在石山中直接挖出來的,可以用堅不摧來形容。
然后碉堡與碉堡之間還設有交通壕、戰壕,外面還有鐵絲網,后方還有炮兵陣地等等。
戰士們進駐后一個個臉上都樂開了花,這里連宿舍都是構筑在山洞里的,床、桌、炕等一應俱全,甚至山洞里頭還有一口甘甜的泉水。
戰士們簡直不敢相信這輩子還能進駐如此豪華的防線,一個個都像搬了新家似的。
李云龍看著防線的設施卻是一副兇巴巴的樣子。
王學新看著覺得有些奇怪,就問了聲:“團長,您這是……對這防線不滿意?”
李云龍氣呼呼的回道:“哪能啊?這樣的防線要是還不滿意,那就找不出更滿意的防線啦!”
這話說的是,頑軍是考慮到自己與鬼子相比沒有空中和炮火優勢,所以這里的工事一個個都考慮到防空、防炮,許多位置都是鬼子打不上來,但守軍卻可以打到鬼子,也難怪鬼子攻了幾次都沒能攻上來。
趙剛聽著就覺得奇怪了,問李云龍:“我說老李,既然你對這工事很滿意,為什么還是這樣子?”
李云龍“唉”了一聲回答:“老趙,你也不想想,這工事是咱百姓耗費了多少血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建起來的,他娘的這防線在頑軍手里,他們也就幾天時間給丟嘍!這些敗家子,瞧他們那點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