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學新就說道:“孫爾威,雖然我不懂空戰,但我們華夏有句話叫‘以不變應萬變’,既然你們的飛機在機動性方面不如敵人,那么就不要與敵人進行過多的飛行機動上的較量……”
“我們也是這么想的!”戴維斯點著頭:“所以,洛根少校認為,我們在戰術上應該始終保持高度,在戰斗時依靠俯沖的速度攻擊敵人,然后馬上脫離接觸準備第二輪進攻!”
“不,我說的不是這個!”王學新摸了摸口袋從兜里掏出煙來,一手一根拿著一邊演示一邊解釋:“我的意思是,我們的飛機或者可以這樣交叉飛行……這么做的好處,就是彼此可以掩護對方的尾部,一旦某架戰機被敵人的‘零式’咬住尾巴,在交叉的那一刻必然會暴露在另一架飛機的火力之下。”
王學新看了一眼正發愣的兩人,又接著說道:“這就是我說的‘以不變應萬變’,‘零戰’的機動性強總能咬住‘野貓’的尾巴,我們干脆不考慮甩掉它而是讓它咬著。但同時我們也會用另一架‘野貓’咬住‘零戰’的尾巴。于是,這就不是機動方面的問題,也不是誰咬住誰尾巴的問題,而是誰打得準誰的火力更強的問題,你們說是嗎?”
孫爾威“咕嚕”一聲吞了下口水,然后望向戴維斯:“這戰術……可行嗎?”
戴維斯愣了好一會兒才回答:“我不太確定,但聽起來的確有道理。或許我們的思維方式是錯的,我們一直在考慮怎么擺脫敵機的糾纏,卻從來沒想過這樣一架換一架……我是說,這聽起來雖說有些殘忍,但至少不會單方面被敵人屠殺!”
“那還等什么!”孫爾威跳了起來:“我們應該馬上把這戰術告訴將軍,讓他們分析一下是否可行!”
戴維斯如夢初醒,知道這一刻都不能等,因為遲一秒就有可能意味著有戰機會因為不知道這戰術而被擊墜,于是趕忙起身與孫爾威朝宿舍走。
王學新十分確定這戰術可行的。
因為這其實并不是他發明的戰術,而是鷹醬飛行員在與“零式”空戰中發明的戰術,也就是所謂的“薩奇交叉”。
這戰術頗有點西部牛仔用手槍決斗的風格,只不過不是對射,而是你擊墜我一架我擊墜你一架。
如果不能在機動上勝過敵人,為什么不簡單粗暴的以命換命?這樣至少能在戰損比上追平。
從這些戰術看,鷹醬在二戰時面對鬼子時打得相當勇敢。
也難怪他們能在戰后迅速崛起坐上世界第一這把交椅。
但此一時彼一時。
這時代的鷹醬百姓是經歷過經歷過經濟大蕭條又在羅斯福新政下高速發展的,大多都勤勞肯干、吃苦耐勞而且相當兢業……因為苦過窮過,有了工作機會生活好后才會加倍珍惜,才會有滿滿的幸福感并對國家有信心,于是才有工作的動力和激情。
正是有這樣的百姓,所以在戰爭期間才能做到一周下水一艘航母每天生產上百架飛機和坦克。
(注:據統計,42年鷹醬平均每天生產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這與百姓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趕工是分不開的)
但如果百姓被資本和福利養成了懶人,一邊是工廠招不到人另一邊百姓卻拿著補貼不上班……這就不再是當年的鷹醬了。
二戰時期的鷹醬值得尊敬,但不是現在。
反而是現代的華夏,百姓在苦了那么多年后迎來了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已儼然成了二戰時的鷹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