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李云龍的“買糧”大計,沈泉及時從呂梁山運了一批糧食過來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解決而已,趙剛那一統計,然后就得出了一個結果:“如果百姓不增加的話,每人每天三兩米,夠吃一個多月!”
會議室里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見。
糧食只夠吃一個月,而且還是百姓不增加的情況。
但是現在,百姓依舊在源源不斷的從山下被趕上來,有許多百姓甚至都不是運城的,而是鬼子從其它鄉村趕過來的,他們中許多人身上還帶著刀傷。
那是鬼子有意用刺刀劃的,為的就是給八路軍增加麻煩……受傷的人不僅干不了活還需要人照顧,甚至還要消耗藥物。
糧食還是小事,時間一久彈藥問題又會慢慢浮出水面。
之前八路軍在呂梁山作戰的時候也有彈藥不足的問題,但那時的八路軍更多的是打游擊,打游擊優勢,就是沒彈藥時躲在山區里跟鬼子捉迷藏,積蓄了一段時間的彈藥突然出來給鬼子來一下。
但現在八路軍在中條山上是正兒八經的打正規戰守著一道防線,沒有穩定的彈藥供給肯定是行不通的。
然后趙剛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還有我們的鋼鐵廠、煉銅廠以及銅鐵礦……它們大多都是防線外而且有公路相連,極易遭到鬼子的攻擊,咱們是守還是不守?”
會議室又是一片沉默。
銅鐵礦因為需要運輸,而且還是大重量的運輸,因此就算窮山僻壤也都修了公路,這反而方便了鬼子進攻。
過了好一會兒,張大彪才應了聲:“守啊,當然得守!要不咱們子彈步槍怎么造?”
“問題是怎么守?”趙剛又問。
“咱們不是也有坦克嗎?”張大彪回答:“還一次次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鬼子坦克來,咱們就用坦克守唄!”
“說的好聽!”李云龍眼睛一瞪,回道:“咱們一共才五十幾輛坦克,咱們礦場和工廠加起來也有四十幾個,一輛坦克守一個點?有你這么守的嗎?”
張大彪馬上就沒聲音了。
王學新沒說話。
其實李云龍說的這個還不是大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坦克可以機動防御,比如在幾個主要礦廠之間游走增援。
問題在于這么打對彈藥的消耗是驚人的,用不了多久就會把彈藥儲備消耗完,到時怎么辦?
所以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
王學新想了想,就說道:“團長,咱們討論來討論去,說的都是守,咱們為啥不考慮進攻呢?”
王學新這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會議室的眾人霎時就全都將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
“五營長!”關大山搖頭說道:“鬼子這可是在運城一帶集結了三個師團啊,之所以只有一個師團在進攻,那是因為兵力沒法展開,他們是打算用這些兵力直插到黃河的,咱們充其量也不過三萬多兵力,守著中條山都難,還進攻?”
關大山雖說沒講到重點,但干部都能聽明白。
他說的其實是八路軍作戰的特點……八路軍擅長在地形復雜的山區作戰,而如果要反攻的話,就勢必要下山到平原與鬼子作戰,這卻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就跟找死沒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