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安達二十三不放心的,就是八路軍的“噴進彈”。
窗明幾凈的會議室里,副官將一份份文件分發到與會的各聯隊指揮官面前,整個會議寂靜一片,所有人都坐得筆直一動不動的等著安達二十三訓話。
安達二十三站在旭日旗前,憂心忡忡的對部下說道:“諸位,發到你們手里的,是用關八路軍使用的新型‘噴進炮’!”
座下的鬼子指揮官雖然沒說話,但面部表情都有些怪異,八路軍居然還有“噴進炮”,重點還是“新型”?
安達二十三或許是看穿了他們的想法,就厲聲說道:“混蛋,上次運城失守的教訓還不夠嗎?如果還像你們這樣輕敵,運城可能會再丟一次,帝國軍隊將再次陷入危機!”
“是!”部下紛紛應聲,接著認真的翻看著面前的資料。
安達二十三介紹道:“這是一種裝在汽車上的火炮,擁有十二根炮管,一次發射就能打出十二發‘噴進彈’,只要幾門這樣的火炮,就能打出一個炮兵大隊甚至一個炮兵聯隊的火力,是我們最大的威脅!”
“中將閣下!”第226聯隊聯隊長山口武夫疑惑的問:“這種噴進炮……難道比我軍重炮還厲害?”
也難怪山口武夫不敢相信,那可是八路軍,他們能生產出什么炮來?再怎么樣也打不過帝國的重炮吧!
安達二十三回答道:“山口君,重點是這些噴進炮,它們跟我們的重炮不在同一位面。如果只是對射的話,其射程和精度肯定不如我軍重炮,但是……它們的麻煩在于,可以短時間內發射完炮彈馬上轉移,在我軍重炮做出山反應前他們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這么說,鬼子指揮官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這是從毛熊那得到的裝備吧!”山口武夫說。
安達二十三搖了搖頭,說:“毛熊在對付漢斯時的確出現過類似的裝備,但毛熊的一次可以發射十六發,而八路軍只能發射十二發,而且口徑也不同!”
(注:喀秋莎首戰是1941年7月,只不過一開始投入戰場是當作秘密武器使用,敵人根本不知道遭到什么武器轟炸,直到后來漢斯飛行員看到了正在發射火箭彈的喀秋莎)
安達二十三解釋道:“如果是毛熊給八路軍的裝備,完全沒有必要重新設計過,所以我們相信,這是八路軍自己研發的武器,其原型很可能來自我軍還未服役的‘噴進彈’!”
山口不由罵了聲:“這些混蛋,我軍還沒服役的東西,居然已經在八路軍手里成型了!”
安達二十三用指揮棒指著墻上的運城布防圖,說道:“諸位請看,守住運城的關鍵,在于炮兵。只要炮兵不被敵人壓制,敵人的坦克就無法實施攻城。或者說,敵人坦克攻城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是……”
安達二十三揚了揚手中的資料,說:“如果八路軍有大量的噴進炮,他們就有可能壓制我軍炮兵。而我軍炮兵如果損失慘重無法發揮作用,八路軍就能像上次一樣用坦克將運城團團包圍。對此,諸位有什么看法?”
會議室里一片嘩然,他們都沒想到八路軍會有這么大的能量,帝國居然要到了擔心炮兵被其壓制的地步。
不過當然,現實并非如此,安達二十三這只是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