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剛子挺身應了聲。
這是命令,仗只能這樣打,多危險多困難都得服從,這就是一名軍人該做的。
不過打是要打,在細節上王學新認為還是需要做些安排,不能瞎打一氣,否則好不容易登陸了卻無法發揮作用,還送了三十輛坦克上去,那就虧大了。
王學新說:“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多備些照明彈,在關鍵時刻每隔幾分鐘讓步兵用照明彈為坦克指示方向和目標。簡單的說,就是照明彈打哪里,你們的機槍和火炮就打哪里!”
剛子想了想,就回道:“這樣或許會好些!”
這其實是近代曳光彈指示目標的打法。
近代的坦克依舊沒有多強的夜戰能力,因為夜視儀這玩意可不是每個國家能玩得起能裝備得上的,又或者有紅外夜視儀卻是一片模糊,就像布滿雪花的黑白電視,依舊很難看清目標(華夏直到80年代十年戰爭時還是這情況)。
但戰場有時又必須要求需要坦克配合。
比如夜間偷襲,沒有坦克很難拔除敵人的碉堡工事,又比如一片空曠沒有藏身處需要坦克掩護等等。
這時部隊采用的方法就是曳光彈,彈匣里隔幾發普通子彈裝一發曳光彈,需要坦克提供火力時,就用曳光彈朝目標射擊。
這種子彈在夜里會發出耀眼的光芒,就像一條線一樣指向目標,于是坦克乘員就知道自己該往哪里開火了。
不過說實話,這只是寥勝于無的戰術,是裝備弱后時無奈的選擇。
此時的八路軍裝備比近代更落后,甚至連曳光彈都沒有,就只能用照明彈解決了。
遲疑了下,剛子又問:“營長,那敵我識別的問題呢?”
王學新考慮了一會兒,就說道:“你們就別理什么敵我識別了,你們就干一件事,朝照明彈的方向開火!”
剛子張大了嘴巴,說:“那怎么行,敵人坦克萬一上來呢?”
“這些全交給步兵!”王學新說:“咱們有火箭筒!”
剛子還想說什么,卻被王學新打斷了。
“我說剛子!”王學新說:“用你的腦袋想想,咱們坦克在夜里有這困難那困難,鬼子坦克難道就沒有?他們難道就能看得清敵人看得清目標?所以你擔心個啥呢?”
剛子一聽,覺得還真是,鬼子坦克要是上來了,那也是在黑暗中沒有目標的亂闖亂撞。
但八路軍明顯要比鬼子更具優勢。
原因很簡單,八路軍坦克有事先約定打照明彈指示目標而鬼子沒有。
更重要的還是……八路軍步兵手里有反坦克用的火箭筒而鬼子卻沒有。
這玩意在夜戰中打坦克那可就沒得說了,連煙霧彈都不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