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如此匆忙,以至于連炸毀碉堡和炮樓的時間都沒有按說炸毀碉堡只需要埋上幾個炸藥包然后拉燃引信就可以了,用不了幾分鐘。
但戰場上的事往往就是這么幾分鐘就能決定生死,萬一八路軍的坦克部隊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里從城內反攻出去切斷鬼子的退路呢
于是,城外的碉堡工事幾乎是完好無損的落入八路軍手中,包括安達二十三精心讓人構筑的反坦克壕拉起的鐵絲網,甚至還有設在城外的幾個給碉堡和炮樓補給的地下倉庫。
這是鬼子占領運城之后構筑的。
安達二十三考慮到一點碉堡和炮樓無法準備太多的彈藥。
這不是說空間不夠,而是碉堡、炮樓很容易遭到敵人坦克對著射孔轟炸,如果碉堡內堆積太多彈藥,浪費不說,殉爆那成了敵方炮彈的倍增器了。
因此,碉堡炮樓里的彈藥基本只有兩個彈藥基數平均每人兩百多發。
這些彈藥在戰斗激烈時顯然是不夠的,于是就需要頻繁的從城內運輸。
城外那么多碉堡全都需要從城內運輸,就會給軍隊的后勤造成很大的壓力,也會造成城門的擁堵。
于是,安達二十三就在城外設計了幾個小型彈藥庫。
這種小型彈藥庫是設在地下的,上面厚達兩米的土層,接著就是用混凝土澆灌的庫體,每個彈藥庫里都存著數十萬發子彈及數萬枚手榴彈用于周轉。
這樣一來,緊急時候碉堡就可以從地下彈藥庫補充而不需要回城運輸。
這些彈藥全都落到八路軍手中,李云龍看到這些彈藥庫時當場就高興得跳了起來“他娘的,這下發大財了鬼子整的這些玩意,全他娘的是用來對付他們的”
李云龍說的沒錯。
安達二十三如此“細心周到”,其實是為八路軍考慮上了。
鬼子在面對八路軍進攻時,并沒有那么大的后勤方面的擔憂,反倒是八路軍守運城的時鬼子炮火一轟用火力封鎖城門,碉堡和炮樓的彈藥怎么辦
不過這些還只是小意思。
清點戰果時,八路軍就在運城內發現五個大倉庫,三個倉庫屯著彈藥、槍械、藥品、繃帶等,另兩個倉庫則存著糧食。
這些物資有鬼子的也有晉綏軍的閻老西被鬼子打敗時也來不及炸倉庫,除了一個被鬼子特工炸掉的彈藥庫外,其它的全都完整的落到鬼子手里。
鬼子接收這些倉庫和物資后,不僅沒把物資用掉,還往倉庫里堆物資。
因為他們打算以運城為支撐起三個師團的兵力往西穿插到黃河,于是當然要在運城準備更多的物資。
也就是說,八路軍這次打下運城,就是把晉綏軍和鬼子積蓄的物資一口氣都繳獲了。
除此之外,還有被八路軍圍在城內出不去的坦克、火炮等等。
李云龍聽到這些報上來的物資后,都樂得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