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織布機已經在路上了,王學新就在思考一個問題該把這織布廠設在哪呢
設廠可不是打仗看地形。
打仗看地形要的就是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之類的,設廠要的其實就是一點交通。
其實在現代工廠的選址更講究,比如要考慮風景是否優美、是否會產生污染、基礎設施是否完善、人工成本是否高昂教育程度是否及格等等。
但那是在有眾多工廠競爭的情況下才要考慮的諸多問題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旦凡有一點小細節沒考慮到,就有可能給生產造成麻煩接著就持續增加生產成本,其結果就是工廠在同類產品中被淘汰。
但王學新基本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因為在八路軍根據地的范圍內還沒有織布廠,就連晉綏軍控制的運城也不例外。
這是由戰爭年代的特殊情況決定的。
閻老西之前在太原時是有幾家織布廠的,太原被鬼子入侵后,帶出來的是有軍工設備而不是織布機。
其后由于戰事緊張,旦凡有點資金就全都投入到軍工建設上,對于織布這種事,百姓手工能織就一時沒多大要求。
于是放眼整個晉西八路軍和晉綏軍控制地區都沒有成規模的織布廠確切的說,是沒有以織布機為基礎的織布廠。
在這情況下,王學新這個織布廠可以說沒有競爭對手,那放哪都可以,只要原料和成品更容易運輸。
如果只是考慮這一點,這織布廠設在運城就最合適了,因為運城的交通就很方便同時有百姓基礎也更容易招到工人。
但想了想,王學新還是覺得不太合適。
原因是此時是戰爭時期,尤其此時華夏對外公路又被封鎖物資會陷入另一個簣乏時期,織布廠很可能會遭到鬼子的轟炸或特工的偷襲。
該建在哪里好呢
王學新打算去找李云龍問問,畢竟這家伙在這一帶打游擊已經好多年了,對地形熟悉。
此時的李云龍正在團部發脾氣呢。
原來就在剛才,總部給李云龍發了封電報,說是獨立團只負責運城的駐守而不負責管理。
李云龍沒看懂,拿著電報去問趙剛“我說老趙,這啥意思啊駐守和管理有啥區別咱們端著槍守在這,難道這地還不歸咱管嗎咱還不能說了算”
趙剛接過電報一看,然后就“哦”了一聲“上級的意思是,軍事上咱們說了算,經濟管理上另行安排”
李云龍開始還是沒聽懂,“哦”了一聲,暗道只要老子在這能做主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