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卻知道,這在李云龍等人眼里就不一樣了手工織的跟機器織的是兩回事。
王學新看了看,就問了最關心的問題“政委,產量怎么樣”
趙剛隨手就拿過一份文件遞了上來。
王學新接過一看,上面一項項都記錄得清清楚楚的,用料、布幅、人工、汽油織布機是用電的,八路軍沒有發電站,只能用汽油發電。
李云龍在旁邊呵呵笑道“看這些沒啥用,那啥七七八八的數字一大堆,倒頭來還不是加加減減的咱們就先算大頭”
說著李云龍就在文件上指著幾個數字,說“每臺機器一天織40米,十臺機器就是400米,一斤的棉花能織15米的布,成本只有一毛三,轉手一賣就賺了六毛多,也就是一天能賺兩百多塊吶”
說道兩百多的時候,還用手背拍了拍手掌,就像多了不得的事似的。
王學新聽到這數字是有些失望的,一天才賺兩百多
這可是十臺機器啊
不過轉念一想就發現問題了,這可不能用現代的人民幣來看這兩百多塊錢,這是八路軍根據地,此時根據地已經全面用上邊區幣了,再加上八路軍大生產到處耕種糧食,糧價已經穩定在七分邊區幣一斤的價位上。
七分錢一斤糧,那兩百多元錢可以買多少糧
王學新稍微一算,然后眼睛就瞪得老大的,他還有些不相信的問“團長,您是說這一天賺的錢,就可以買三千多斤糧食”
李云龍“嘿嘿”笑了起來“那可不”
然后李云龍又接著算道“以每人每天五兩米算,這都可以養活六千人啦咱部隊才多少人啊肯定得擴軍啊,到時保證能拉起一支隊伍”
這話說的是。
其實每人每天五兩米對八路軍而言不僅足夠,還有富余了,那一天天的都是吃地瓜粥的,三兩米足夠了。
除此之外,部隊要是自己開點荒種些地,那不就可以拉上一支上萬人的部隊
王學新聽到這也高興起來,這可是件大好事運城有人,獨立團又經常繳獲裝備,李云龍上繳的時候又總會偷偷留下一批,所以這些都不缺,缺的就是吃的那口糧食。
現在有了織布機,這糧食的問題也解決了,那擴軍就不是大問題了。
這時李云龍看了看布質,又說了句“其實我看這布還不只賺五毛多,咱這布能跟那手織的粗布比嗎賣個七八毛也有人要啊”
“老李”趙剛拍了下桌子罵道“你搞什么名堂,真當咱們部隊是做生意的地主老財了,你這么賣,想買布的老百姓怎么辦”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