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這邊,他其實還順帶解決了另一件事。
一聽說毛熊選擇了壓電引線后,王學新馬上就問孫爾威“斯金奈還沒上飛機吧”
“應該還沒有”孫爾威看了看時間“他們的飛機是安排在兩小時后,有什么問題嗎”
王學新回答“孫爾威,如果毛熊需要壓電引信,你認為壓電引信在哪測試更好呢”
孫爾威初時聽著還有些懵,這不是已經說好了嗎
不管是什么,在鷹醬那都有更好的條件,當然在鷹醬那測試更好
但轉念一想,就“哦”了一聲明白了鷹醬使用的巴祖卡火箭炮雖說跟火箭筒差不多原理,但口徑不同發射方式等都不一樣,在鷹醬那測試了壓電引信不能馬上用在毛熊的火箭筒上。
除非,是將巴祖卡火箭炮一起增援給毛熊。
但這顯然極為消耗運力,火箭炮體積大,還要運輸火箭彈,途中還有安全問題、受潮問題等等。
如果直接研發毛熊能使用的壓電引信,就只需要把引信運去就夠了,這顯然更有效率也最劃算。
而目前為止,就只有八路軍的火箭筒與毛熊的火箭筒一致。
也就是說
“該死”孫爾威說“我應該馬上把斯金奈叫回來,否則這個計劃只怕要滯后十幾天”
這話說的是真的,此時駝峰航線還未建立,運輸機跨越珠峰極其危險,讓斯金奈這樣的人才來來回回冒險可不是鬧著玩的,何況毛熊那邊急著要壓電引信。
于是,斯金奈一行人還沒上飛機就又被叫回來了。
這讓斯金奈的部下怨聲四起,但斯金奈卻沒什么感覺。
“這或許是個好事,先生們”斯金奈對部下說“這說明咱們的項目越來越受重視了,不久前它還擺在倉庫里無人問津呢”
斯金奈其實與部下一樣想回國,但他同時也想進一步開發火箭彈的性能,他隱隱覺得王學新還有很多關于火箭彈的東西沒有說出來,否則,怎么可能隨口一說就切入重點接著就有了“壓電引信”。
所以,斯金奈認為這不是“隨口”說的,而是藏在心里到了合適或是需要的時候才點出。
至于王學新為什么要藏在心里,斯金奈覺得可以理解。
畢竟王學新是華夏人,為了本國的利益當然在技術方面要有所保留,斯金奈也不例外。
斯金奈不解的是,王學新這個從小生活在華夏這個農業國家的人,怎么會知道那么多軍工技術,而且從目前來看還是獨一無二的。
這些與斯金奈無關,他在離開前心里其實是在患得患失回國雖然可以見到親人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但很可能就沒有王學新這個時不時的一句“點醒”了。
回還是不回
就個人而言斯金奈更希望回。
但就國家利益而言,斯金奈很清楚應該是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