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鬼子的需求決定的。
實際上,此時的雷達還屬于高科技,鬼子在科技上相對比較落后,其雷達還只是屏幕上跳動的一個小點,需要一系列復雜的計算才能獲得目標坐標。
這玩意在整個華夏都沒有幾臺,大多是鬼子用在太平洋戰場上用來偵測鷹醬飛機實戰中效果并不理想,鷹醬的雷達也不例外,因此在海戰中搜尋敵人位置主要還是依靠戰機巡邏。
出于這些方面考慮,鬼子能發現出逃的偽軍戰機并及時做出反應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盡管從南京飛到運城需要兩小時。
說清楚這些后,趙剛就點頭說道“那就沒問題了,我認為值得一試,畢竟這是以小搏大,就是情報人員要冒著生命危險與偽軍飛行員接觸”
參謀長想也不想就回道“我們有這樣的準備,只不過不是用于策反現在既然是這樣的情況,就讓他們試試”
八路軍的情報人員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偽軍中就更是如此偽軍是個很容易滲透的部隊,尤其是在偽軍為了“打腫臉龐充胖子”到處拉兵源甚至收編土匪流氓時,加入的人就是魚龍混雜怎么也理不清了。
因此,鬼子的作戰計劃一旦讓偽軍知道,那幾乎就是告訴了八路軍并讓八路軍提前做準備。
參謀長所說的“只不過不是用于策反”,是八路軍安排了幾個維修工混進偽軍中做地勤。
其作用是觀察飛機起飛的動向已大致推測有什么大事。
這會兒就正好用上了。
情報人員叫萬其松,他是在兩天后才收到命令的情報人員接收命令以及送出情報必須很小心,一不留神暴露了就幾乎無法幸免。
萬其松在接到命令時腦海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副隊長李東成。
這不只是因為萬其松與李東成有些私交,更因為萬其松了解李東成的過去。
李東成此人原本是頑軍的飛行員,在華夏空軍首輪對上鬼子空軍時,李東成就是執行轟炸任務的飛行員之一。
之后,李東成又參加過上海崇明、寶山,湖南衡陽、長沙等地的對日作戰。
他的戰績是26次完成轟炸鬼子的任務,6次因飛機被擊傷而跳傘逃生,曾經在背部中彈的情況下還堅持作戰直至完成任務。
李東成之所以會成為偽軍的一員,是因為跳傘逃生落到鬼子手中的無奈之舉。
萬其松與李東成平時交談時,發現他時不時的透露出對鬼子和偽軍的厭惡那是自然而然的透露,所以萬其松相信他是真的。
于是,這當然就是一個可以發展的對像。
7017k
x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