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排長叫武國智。
其實飛行員叫排長并不合適,因為這時期航空兵大多是以“航空隊”的形式存在,因此都是大隊、中隊、小隊的編制,所以更應該是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才對。
但晉綏軍的航空隊其實是名存實亡。
原因就不用說了晉綏軍那幾架“高德隆”飛機已經嚴重落后,而且數量還很少,幾乎是一飛上天就會被擊落。
更可悲的是,晉綏軍的飛機已經沒有能起飛的空域自從退守運城后,晉綏軍的地盤也就運城方圓數十里的地盤,飛機根本無用武之地。
運城失守后更是只能退守山地東躲xz,飛機反而變成累贅,閻老西一度只能將其藏在山洞里封存。
至于飛行員
既然一個個的都無法飛上天而要當作步兵用了,當然就改成步兵的編制更方便。
在回去的路上,李云龍就遞上武國智的資料,說“這是你的任務”
王學新接過資料一看,就不明白了“團長,這算是啥任務”
李云龍用馬鞭對著資料一指,下令“限你一天之內,策反這個家伙”
“啥”王學新聽著就懵了,策反還一天之內
這難道不是看時機的嗎
說策反就策反,那還打什么仗哪全去干策反就得了
后來王學新才知道,李云龍會這么急是有原因的這每一天的拖延,對李云龍來說就是三百枚火箭彈,他的心在滴血,雖說用火箭彈換飛行員是血賺,但李云龍這廝從來就是拿進來容易給出去難。
王學新看了看資料,不由眉頭大皺。
這個武國智是個山西鹽販出身,其父此時已帶上全部家產和老小逃往重慶,只有他還在晉綏軍當兵。
你要說這個武國智是地主的后代家里有土地被鬼子占了,那把他策反過來還容易些,現在居然是個沒土地的鹽販,而且全家老小都逃到了重慶這不就是鐵板一塊了嗎
武國智要是投了八路軍,他難道不要考慮一下全家老小的安全
想了想,王學新就策馬追上了李云龍,說“團長,如果有必要,能否救出武國智的家人這是關鍵否則這個任務”
李云龍點了點頭,說“你做你的事,這事交給我”
然后李云龍還真把這事向總部做了報告。
首長聽了后馬上就皺起了眉頭“要在重慶把人救出來,難度不小喔”
參謀長說“這可能會導致幾個重要的情報人員暴露”
首長遲疑了下,就說道“不過這是值得的,問題就是他們愿不愿意離開重慶到咱們這個苦地方來”
首長這話是一語中的。
如果鹽販不愿離開重慶覺得那里才是戰爭的避風港,那不管情報人員怎么努力怎么冒險都沒用。
因此,這件事從一開始就希望渺茫,其中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只要一樣無法如愿就滿盤皆輸。
不過首長依舊抱著一線希望派人與鹽販聯系,因為他也覺得,這個飛行員排長很可能會是這隊飛行員的突破口。
王學新回到運城時就見到了這個叫武國智的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