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倫轉達了寧王臨死之際的一句話,“衡王,救救我兒!”
杜衡默然無語。
寧王這個人,杜衡對他的觀感很不好。勾結九幽邪魔,鬧出一場魔災,堪稱十惡不赦。
如果不是杜衡解決得及時,如果不是首輔寧愿切斷皇宮地脈,也要開啟大陣保護稷都民眾,整個稷都至少要死幾百萬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寧王真的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反派。
不過,從他對孫崢的感情來說,這家伙……只能說人性真的很復雜。
孫崢是必然要救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孫崢是朋友,也不是因為寧王以死相托,而是杜衡覺得,齊皇這個沒人性的家伙,還是死干凈一點比較好。
弒君,這種事情肯定不能明目張膽的干。
只不過,齊皇已經編寫好了劇本,已經給自己的人生劃好了句號,杜衡正好借著他的劇本,讓他死徹底一些。
伸手一抹腰間的納物符,杜衡取出了一卷古老斑駁的玉片書簡。
看起來似乎是玉簡,實際上,這卷書簡的簡片不是玉,而是某種骨頭。
這就是天妖屠神冊,蘊含著天妖的桀驁,天妖的剛烈,天妖不屈的意志。
當初,康王給了我一記天妖屠神咒法,確實是打錯人了。
現在,我給孫崢一記天妖屠神咒法,那就不會打錯人了。
……………………
第二天,齊皇公布了寧王的死訊,宣稱寧王為了抵抗九幽邪魔,身受重創,最終醫治無效,黯然殞落。
對于這個死訊,曾經殺入地底葬地的邱夫子和曾夫子,自然有些疑惑。
當初的寧王,明顯是被杜衡擒下了的,可不像是抵抗邪魔的樣子。
只不過……皇家也是需要名聲的。
如果寧王有勾結邪魔的污名,對整個大齊皇室都是一件丑事。
齊皇這種“家丑不可外揚”的做法,邱夫子和曾夫子都表示理解,也就沒有多說什么了。
杜衡和媯玉琴,這兩個親身經歷了葬地一戰的當事人,齊皇也傳了口諭,以“家丑不可外揚”的理由,安撫住杜衡等人,接受了“寧王戰死”的官方說法。
杜衡心知肚明,只是暗暗冷笑。
寧王身亡,孫崢卻因為“傷心昏厥”的理由無法出場。很顯然,齊皇在完成轉生計劃之前,不會讓孫崢露面了。
這個時間不會太久。
寧王已死,平王和德王貶斥到了北方邊荒去打小怪獸,康王還在東海打海怪。
唯一能威脅到孫崢繼位的,也就只有杜衡這個執掌驍騎衛的衡王了。
下一步,齊皇的矛頭就會對準我了。
按照杜衡的判斷,齊皇應該不會正面處置他這個聲望如日中天的英雄,只會想辦法把他打發出京。
果不其然。
半個月后,東海邊荒告急。靖海將軍樊天罡上奏,東海異類大舉來犯,邊關告急,請求朝中派兵支援。
于是,齊皇趁機下旨,封杜衡為“左柱國大將軍”,率龍驤軍,虎賁軍兩部,即刻出京,支援東海邊荒戰事。
至此,齊皇的所有布局已經完成,只等著按照寫好的劇本“駕崩”,再以孫崢的身份登基為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