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
李綱跟在邵陽身旁,一面向山上爬著,一面笑著道:“嵩山古稱‘外方’,詩經有云,嵩高惟岳,峻極于天,是我大宋疆域內有名的峻山之一。”
邵陽點頭,嵩山嘛!他當然清楚的很,五岳之首,五岳歸來不看山嘛。
同行一年有余,李綱雖然為人古板了些,但確實是一個做事之人。心思很細,勇于任事,再加上精明能干,也省了邵陽不少力氣。
而李綱對邵陽也漸漸扭轉了看法,原本邵陽是以巧進,因為偶然的機會救下官家,得以擔此重任。李綱還恐怕邵陽會年輕得志,互相掣肘,難以成事。結果不料,邵陽幾乎完全放權,哪怕有不同意見,也會耐心征求他的看法,一同商量著來!所以,李綱自然漸漸對邵陽十分感念,甚至有一種“知己”的感覺。
嵩山主要分為太室山和少室山兩峰,其中太室山,便是當初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生子啟的地方!
所以,邵陽他們多方走尋,觀察龍脈走勢之后,最終定在了這里。
很快。
一行眾人已經登上了太室山巔,李綱指揮著眾人在早已經定好的位置,做著鑄鼎的準備工作。
將這一口鼎再鑄成,鎮壓此處,九鼎遙相呼應,氣運相連,這鑄九鼎的任務便也宣告完成!匯聚天下山川氣運,定能保他們大宋山河福澤綿長。
已經鑄就八鼎,此時眾人自然是駕輕就熟,再加上李綱從中斡旋指揮,眾能工巧匠各盡其責,漸漸的,無數金鐵材料投下,已經有一口大鼎成形。
呼!
這是邵陽和李綱精心挑選的位置,爐鼎初成,登時就有著浩大的靈氣,仿佛霎時間向著爐鼎之中匯聚過來!
爐鼎周身頓時蕩漾起一道道的流光,化作諸般奇幻景象,不住游離變化。
滾滾靈氣四散而來,周圍眾人盡數被籠罩其中,甚至都有著一種被天地山川所洗禮的感覺。
眾人也不陌生,之前八次也都如此!
邵陽知道,這是因為鑄九鼎,鎮壓天地山川,使得山河精華匯聚于此,才形成了這般景象!而作為鑄鼎之人的他們,自然也從中得了不少好處。
不過,這一次還是有些不同!這一次所鑄的畢竟是第九尊爐鼎,也是最后一尊。
這一尊爐鼎鑄成,也頓時將天地間其他八口爐鼎的氣勢盡數匯聚了起來!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滾滾的靈氣非但沒有絲毫的衰減,反而如同潮水一般不住攀升,隱隱之間,爐鼎鼎口位置,赫然出現了一條青色游龍的模樣!
邵陽清楚,這一道游龍所藏的正是大宋的氣運!
早就有傳聞,宋朝五行屬木,宋字木以寶蓋,正藏有此意。
所以,這一道游龍出現,邵陽、李綱他們都不由松口氣。
大事將成!
李綱呼喝著命眾人不可大意,要將爐鼎徹底鎮在此處。然而正在此時,卻又見變故突生——
只見一道道氣流不住翻滾而來,虛空之中,已經清晰地留下了一道道的痕跡!而隨著這一道道氣流的灌入,那一道青龍的身長也在不住變長,浩大的威壓漸漸傳了開來。
嗡嗡!
卻只見下方,那一尊爐鼎竟是不住震顫!巨大的靈氣覆蓋之下,連這一口聚集一州之精粹材料所鑄成的爐鼎,竟也有些承受不住!
“怎么回事?”
李綱吃了一驚,看那爐鼎不住晃動,這可不是什么好的跡象!
而至這么稍稍一耽擱,爐鼎震顫已經越發厲害,一道道碎光不住從爐鼎之中迸發出來,那一條青龍更是虛空盤旋,身子更長,卻也更加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