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聲悠揚,穿梭一層層的空間,留下了清越的聲音。
邵陽在音律之道上,其實頗有造詣,他修習《樂府真經》,修煉百余種樂譜,掌握音律變化,有著很深的造詣。
后來,雖然由于精修黃庭真經、蟄龍法、太平清領道……等等上乘功法,對樂府真經的鉆研少了一些。
但許多音律的妙用,他依然諳熟于心。
此時所吹奏的,正是一曲——
百鳥朝鳳!
當初邵陽在蕭史弄玉的時光碎片之中,吹奏一曲百鳥朝鳳,引來百鳥環繞,技驚四座;而今再次吹來,技藝比以往更勝,修為也更精深,功效也自然更加出眾。
撲梭梭——
外面的那個樵夫,忽然一愣,他本來只是在此隨意歇腳,哪里想到,忽然間,竟有著幾只青鳥在這里盤旋?
這樵夫開始還在驚疑,不知是兇是吉。
但很快,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一時間,竟有百余只各式各樣的鳥雀環繞,不住啼鳴,聲音清越,繞著這里盤旋飛舞,透出喜悅之意。
這樵夫大是驚奇。
百鳥朝鳳!
他在這山中砍柴也非一日,幾時曾經見過這般盛景?他不由想到,古時便有“鳳凰不棲無寶之地”的說法,此時呈現百鳥朝鳳的盛景,莫非,這一塊青石之中,竟是有上乘的寶玉么?
樵夫登時心動,當即出手,將這一塊青石刨了出來,準備拿著去獻給大王。
邵陽終于松一口氣……
老實說,將聲音跨越時空送出來,可也費了他不少的力氣。相信這樵夫既然識得美玉,剖開青石,自己也就有了脫身的機會!
只是——
邵陽也不由皺眉,這一幕場景,怎么感覺略略有些熟悉?
……
卻說那樵夫,很快便捧著這一塊碧玉,覲見了當時楚國的大王。但楚國大王吩咐工匠辨識,卻指認此為石頭,于是楚王大怒,斷了這樵夫的左腳,將其驅逐出了宮廷……
那樵夫如何自怨自艾邵陽不知,但這一幕,落在了碧玉之中的邵陽的眼中,卻讓邵陽很是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這豈非就是卞和獻玉么?
根據《韓非子》之中的記載,卞和三次獻玉,從楚厲王,到楚武王,一直到楚文王,才終于得到肯定,剖開青石,得出了其中的美玉。
所以,自己這是在“和氏璧”之中了?
邵陽忽然有一種很榮幸的感覺……
不過,邵陽也很無語。如果此時真的是進入了韓非子記載的典故之中,那么事情可不是那么美好的。
卞和三次獻玉,經歷了楚厲王、楚武王、楚文王三朝。就算卞和獻玉的時候,是在楚厲王的末年好了,但中間第二次獻玉的楚武王,可是在位足足50年!這豈非是說,自己還要在這和氏璧之中,再待足足50年的時間?邵陽忽然覺得,自己還是去參悟時空符文好了……
真是有夠倒霉的,怎的偏偏趕上了這一處場景?
邵陽頗覺有些無奈。
無奈之下,邵陽也只能暫且按捺下心思,開始繼續潛心修煉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