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威加四海,聲望極高,《史記》之中記載,“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而后習用干戈,以征不享,使得諸侯咸來賓從。
此外,還有天下才德之士如倉頡、風后、岐伯等人,莫不心折來投,奉之為主,可見一斑。
但現在——
那傳令官也不由奇異,眼前這邵陽明明有了覲見黃帝的機會,居然自己拒絕?他不由搖頭,還是太年輕氣盛啊。傳令官回去,自去向黃帝回稟不提。
卻說邵陽和女魃得了黃帝如此號令,依令退到了百里之外,靜待后續變化。
入夜。
邵陽心中略略有些煩悶,所以他走了出來,卻見女魃一身青衣,正坐在一座山巔上,嘴邊橫著一根長簫,悠然吹響。
邵陽在音律一道上也頗有造詣,自然很快就聽出來,這女魃在簫藝上竟也有著不俗的造詣。
但仔細想想,邵陽卻也覺得可以理解。
簫者,肅也,相傳是伏羲所作,聲音和美,宛如鳳鳴;后來黃帝命人伐竹制為笛,簡化了形狀,聲音也與簫大有不同,但總歸是一脈相承。女魃作為黃帝的女兒,在此道上自然也深有造詣。
邵陽細細聽之,已經從女魃的簫聲之中聽出了她內心的感受。女魃口中訥言,這簫音之中所藏的情緒,卻反而比話語之中更多。
邵陽忍不住有些動容,伸手擊節,遙遙相合。
片刻后,女魃一曲結束,她悵然若失地放下長簫,一扭頭的時候,正好看見了下面的邵陽。
女魃遙遙向著邵陽微微點頭,但并未開口。
她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邵陽心中情緒激蕩,忍不住張口長吟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魃一怔,她忍不住在心底將這幾句反復斟酌了一番,雖然此時遠沒有這樣工巧的詩句,并無這種形式;然而,這詩句之中所藏的感情,所比喻的意境,卻是一目了然,正正說出了女魃內心最深處的情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魃向著邵陽深深施禮,邵陽連忙還禮。
一夜無話。
……
涿鹿之戰,是中國古代史上很出名的一場戰役。黃帝、蚩尤對立,各展奇謀,用了種種手段,互有勝負優劣。
蚩尤麾下有風伯雨師,有兄弟八十一人,蚩尤本身也被譽為“戰神”,發明戈、矛、戟、酋矛、夷矛等五兵,軍威極盛,令黃帝也曾九戰九敗。
不過,黃帝到底還是一一應對。
黃帝率帥熊、羆、狼、豹、貙、虎,雕、鹖、鷹、鳶等等一共十大部族之兵,黃帝則以風后為相,力牧為將,推演出種種陣法,以戰陣之法對抗蚩尤之兵;發明指南車,沖出大霧;又用夔皮制鼓,大破蚩尤……雙方可謂是打得有來有回。
終于,這一日,蚩尤不敵,他立刻令風伯、雨師二人出動,一時風雨大作,將黃帝之兵陷入困境。
邵陽和女魃在遠處觀戰,頓時明白,這是他們出場的時候到了!
果然,很快黃帝已經傳來命令,命女魃出戰。
邵陽略有些擔心地看看女魃,雖然這數日女魃體內的那股邪異力量并未再有發作,但之前數次,也是忽然間就生異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