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心中也十分崇慕。
果然,這一幅場景之中,講述的應該也是這樣的故事。神農氏跋山涉水,走過每一寸土地,辨識種種草木,親口品嘗,而后記下它們的種種藥性……隨著神農氏的足跡走過的地方增多,他留下的草木的記載,便也越發豐富起來!
邵陽此時是“藥童”,所以開始的時候,他還想代替神農氏嘗藥。
但神農氏卻笑著勸阻了他,“我有天帝所賜的‘赭鞭’,可以分辨百草藥性,親口品嘗也無礙;你還年輕,積累積累經驗再說。”
邵陽再三請求,神農氏只是不允。
邵陽無奈,只好作罷。
他跟著神農氏,見神農氏將一種種草木的藥性記下,時不時翻看對比,邵陽心中好奇,有心想要察看,但又覺得神農氏所記的這些,應該便是《神農經》吧?記錄百草藥性,這一記載的價值,可是非同小可!
自己不過是他的一個藥童,還不知道才跟了神農氏多久,怎好意思將這《神農經》討要過來觀看?
所以,邵陽不免躊躇。
不料,神農氏看出了邵陽的心思,不由一笑,大方地將這《神農經》交于邵陽觀看。
邵陽又驚又喜,連連向神農氏道謝。
神農氏笑道:“我一人,縱然日夜不停,又能走多少地方,嘗多少藥草?所以啊,要想將這世間山河走遍,我一人可不行,還要有后繼之人。”
他絲毫不藏私。
邵陽神色莊重地將這《神農經》翻看,準備研習,但這一翻看,他卻不由微微吃驚——
上面記述的種種文字,他竟然一個也不識!
旁邊神農氏恍然,笑道:“我倒是忘了,這是神文,你自然不識。”
神農氏說著,就開始一一為邵陽指著,教他識字。
邵陽了然,神農氏是在黃帝之前,他這一時期尚未有倉頡造字,所以這一紀元的人族并沒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這《神農經》上記述百草藥性所用的文字,其實是人族的天庭的文字!
也即是神文。
神農氏耐心教授,而邵陽本就有后世的基礎,兩相對比,很快就已經將這些神文掌握。他隱隱之間也有發現,這“神文”之中,蘊藏著天地大道之力,是一種直接溝通著天地的文字。
然而,這一文字也十分艱深晦澀,若沒有對于天地大道的深刻的體悟,根本沒辦法掌握!
邵陽還是因為先有修為,又有后世文字的基礎,才能這么快掌握。
換做旁人,哪怕聰慧百倍,只怕學習這種文字也是事倍功半。邵陽暗暗點頭,意識到后世倉頡造字,做出的貢獻。
事實上,這一紀元的種種傳承,都是從無到有,這其中,一位位先人的貢獻自然不可能抹除。
……
很快,邵陽已經將《神農經》上的一個個神文大概掌握。當然,這些神文之中,一個個都蘊藏天地大道,所以邵陽此時也只是“掌握”,但距離“精通”,其實還頗有距離。
但已經不妨礙他勉強,鉆研《神農經》之中的種種記載。
其實,邵陽隱隱覺得,《神農經》固然價值無量,但其實這些神文的掌握,對自己也有著重大的意義吧?
不過這是后話,此時倒是不急。
邵陽將《神農經》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