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不會這個啊,小藍,小藍。“
呼叫無果,李群生只能硬著頭皮學著藍天的樣子摸索著進行操作,等他極其笨拙的一把抓起鼠標,光標在分軌界面上一通亂竄,嚇得李群生趕緊又放下了鼠標。
一陣兵荒馬亂之后,李群生這個年近五十的前錄音師在藍天的指導下,終于成功進行了第一次使用電腦的錄音。
“怎么樣李叔,電腦錄音好玩吧?這個錄音質量您聽著還滿意吧?“藍天笑嘻嘻的走出錄音間。
外面,音箱里正在播放藍天剛才錄制的干聲,李群生閉著眼睛坐在監聽位,臉上一片滿足。
……
“李叔,我給您演示一下后期處理。“
確定了錄音質量,藍天開始做小張那首歌的混音。
“先加一個門限,當初這兒的聲學環境做得還是不夠標準,加個門限把聲底掃一掃,聽上去更干凈一點。“
“繼續加上EQ,時間關系我就簡單做一下,您對付著聽聽效果就得了。“
“再加個壓縮效果器,小張這種聲音不用壓縮可出不來。“
“混響和延遲都跟調音臺一樣發送出去單列一軌,小張的聲音偏薄,所以發送量要稍大,我把這倆再疊加一下,讓小張的聲音變得更潤更厚一點。“
“李叔,小張的聲音處理用上這幾個效果器我覺得就差不多了,再多加也沒多大意思,咱們又不是做專輯。“
“總線這兒我再稍微歸置歸置。“
“EQ掃一掃頻點,酌量做一些增減。“
“這種兩軌的錄音用不上多段式壓縮,那就用最小的壓縮比稍稍壓一下就行。“
“再把這個限制器掛上。“
“成了,李叔您來聽聽,這個混音效果您覺得怎么樣?“
李群生下意識的抬腕看了一眼,時間剛剛過去十五分鐘。先不說混音效果如何,這樣的效率絕對讓他咋舌不已。一首歌曲的后期混音只用了十五分鐘?哪怕是今天這種最簡單最容易的貼唱,這個時間也實在太少了一點吧?
再仔細聽聽混音之后的效果,李群生沒話說了。
除了音準錯誤、情緒不到位等等小張演唱上無法去除的瑕疵,這首已經完成混音的作品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低音扎實渾厚,中音明亮溫暖,高音通透,泛音豐富,音色上基本沒什么可以挑剔的。伴奏和演唱以一個極其恰當的比例相互交融在一起,整體性也做得極其出色。就算是李群生自己親自來混,恐怕最多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
而這,僅僅只是藍天十五分鐘的工作,而且還是一邊介紹一邊進行的。
李群生徹底無話可說。
“小藍,我這兒……算你過關了。“
沉思了很久,李群生這才繼續開口:“不過,明天我想用儀器檢測一下這個軟件,另外再找幾個人來驗證一下,就找雷明、老宋他們幾個。如果連他們都覺得你這套東西可以,那我就豁出這張老臉來幫你吆喝幾句。“
“怎么樣小藍,有信心嗎?“
李群生反將了藍天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