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演出結束之后,藍天就在徐瑞的陪伴下去了錄音學院,花了三個多小時完成了那首參賽作品的微調和潤色。接下去,他只要在29日上午10點以前把參賽作品上交組委會就行,剩下的時間那就只有等待了。
兩天的等待時間,藍天完全可以完成《Victory》的混音。
不過,藍天心里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既然準備出一張單曲CD,那就盡量把這首單曲做到極致。
跟陳衛東通氣商量了一下,29日上午上交了參賽作品之后,藍天就帶著徐瑞再次找到了比利?懷斯。這方面,藍天現在可以找到的唯一助力就是他了。
“What?你真的沒有選擇《Victory》?Oh,my?God!你是不是瘋了?”
一見面,面對比利?懷斯連珠炮似的詢問,這一次藍天直接就告訴了他,自己并沒有選擇他希望的那首《Victory》作為參賽曲目。
比利?懷斯一聽就炸了。
“Easy,easy,比利伙計,我做出這樣的選擇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絕對不是心血來?潮或者故弄玄虛。相信我,我不會把自己的比賽當成兒戲,絕對不會。”
藍天非常認真的說道。
……
放棄這首《Victory》之前,藍天的確經過了審慎的思考。
選擇這首《Victory》有好有壞。
好處很顯然,這首樂曲現在是一首大熱作品,評委們多多少少都會對它有所了解,很多評委都曾聽過這首作品。
當然,是從電臺里。
藍天的混音水準肯定遠遠超過電臺直播時的質量,對于評委們來說這一點是加分項,會相當討好也會相當討巧,過關的可能性也會因此增加不少。
但問題是,這首《Victory》天然就帶著一絲缺陷。
藍天“創作”這首作品是為了女子十二樂坊,他的用意是用這樣一首氣勢恢宏的戰爭史詩,沖淡樂坊純粹的陰柔之氣,讓現場演出以及整張專輯可以更加平衡。
這個目的當然是達到了,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但是就作品本身而言,樂坊十二個女孩的演奏仍然缺少了一些力度和厚度,這是女子演繹雄壯作品的時候天然就會凸顯出來的問題。在演出現場,藍天可以調動音響系統,用加大的鼓聲和合成器的擬音來掩蓋這樣的缺陷,但是在錄音成品當中,這樣的缺陷就會完全暴露出來。
祈望評委們聽不出這樣的缺陷,那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藍天也絕不可能把過關的希望寄托在評委的忽略上面。那么,如果一旦評委們聽出了樂曲當中天然存在的缺陷,想讓他們放行這首作品,那就非常有難度了。就算這是一首大熱作品,即使藍天的混音技術肯定毫無問題,那也夠嗆。
既然這首作品具有這么多的不確定性,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去選擇這首《Victory》。
對于一場混音比賽而言,作品的熱門程度永遠不會成為勝出與否的主導條件,更重要的通常只有兩點。第一,錄音師本身所具備的技術能力在作品當中的體現程度。第二,作品演繹方面的完成度。
藍天手里擁有更好更合適的選擇,他的技術和酷炫一號的結合完全能讓那首作品脫穎而出,那他為什么還要選擇那首危險性很大的《Victory》呢?
藍天是這么考慮的,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