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桃花塢的兩位工作人員沒有守株待兔,而是繞著整個山莊搜尋著,沒有意外,蹲守了一天依然沒有收獲。
肖一若這里進度比較快,九點半開始到下午四點鐘,采訪了八位村民,提前完成了分量任務。
陳姐則是給了個驚喜。
雖然沒有找到那位姓劉的包工頭,卻聯系上了桃花塢的老板,對方沒有同意見面采訪的請求,不過電話里還是聊了不少。
不僅如此,在縣城公安局,也找到了當初挖出遺骸的負責民警。
沒有謀殺案,骸骨有著近七十年的歷史,已經無從考證來歷。
對此,張導沒有失望。
不管你啥出處,有就行了,其他的交給氣氛組。
“根據今天走訪的情況,怪事是肯定有,”張導總結道:“火光,我猜想可能是有流浪漢,或者遠足愛好者,恰巧路過。
不是有人說了,地上有樹木燃燒的痕跡,只是由于天色和距離的關系,產生了誤會。”
肖一若作為主持人,有發言權:“老大,如果這樣播出去,怕沒有說服力吧。”
“確實,太模糊了些,所以,我在考慮是否使用B計劃。”
所謂B計劃,就是補救計劃。
《走近科學》經過一段時間的拍攝總結,大伙有了經驗。
有些事件因為證據不足,或是過去太長時間,已經無法找出真相。
節目組必須在眾多可能中,選出一個作為交代。
例如,尤其節目里,一家廢棄的工廠經常在半夜里亮燈,最后的解釋是線路老化,白天其實也亮,只是看不清楚。
再比如,有個農場里養的鴨子經常會少,又是偷拍,又是找線索,沒有個所以然,最后勉強說是被某種食肉動物抓走了。
因為這樣的事件,節目組沒少挨罵,說小題大做,說神神叨叨。
張導無所謂,只要收聽率不降,說明節目沒有問題,你罵你的,我繼續。
電臺變為電視,得更注意,至少得拿出個讓人信服的解釋。
這次的B計劃,和大家分析的結果差不多。
就是有人在廢屋內暫住,然后點了火。
野外生火是犯法的,可能對方覺得自己可能被發現,于是澆滅了明火。
夜黑風高,心里本來就毛毛的,一個人經過這種地方,很容易多想,不敢過去探尋究竟就離開了。
其他的估計是湊個熱鬧,本來就沒證據,啥都沒有,聊起來不是沒底氣么,于是添油加醋,這情況常見。
唯一無法解釋的就是手機錄音。
里頭確實有奇怪的聲響,無法分辨來源。
當然,硬拗也是可以的。
也許是在電腦上找出來的啥聲,自編自導。
不過可能性太低。
沒意義啊,他錄這個有啥好處呢?
“我打算這樣哈,咱們明天下午回去,陳姐那理一理,看看還有沒有漏網,需要再聊聊的人,晚上呢,我和小肖,還有杜鵬三個人去守個夜,看看有沒有別的收獲。
實在不行,就按照背包客處理。”
眾人點點頭,不遺憾是假的。
當初選擇這個地方的時候,就是看中了題材,廢墟,詭異火光,交通事故,不知名的聲音,節目需要的幾個因素全部齊全,可結果卻不盡人意,連方向是否正確都沒搞清楚。
這可是電視播出啊,大伙都期待著有個開門紅。
電臺觀眾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也許是因為當做故事來聽,可有了畫面,是否能被接受還是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