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們是一邊與選手交流點評,一邊打分數,同樣,還是不公開。
眾人算是體會到了什么叫毒蛇,大概是節目是設定如此,一點面子都不給。
“你確定普通話過了甲等?六分鐘,我至少聽到了五個錯字...”
“你全程眼光飄向哪里,既沒有看現場觀眾,也沒有和評委的互動...”
“下棋講究看三步,你呢,好像一步都沒有,想到什么說什么,前文不搭后語...”
“作為主持人,必須有顆大心臟,緊張到聲音發顫,心理素質還得加強...”
作為燕視的比賽,請來的評委和其他節目不同,啥妖魔鬼怪都能當老師,當評委,明明是歌唱比賽,來的也都是挺不錯的歌手,非得找些根本不懂音樂的人來評價。
說的都是玄乎的東西:
我覺得你的歌詞不夠有深度,
表演聽力差,節奏到歌詞一般,
慘不忍睹的表演,
看過最差一次的現場。
具體哪好哪壞,他們不清楚,但攻擊選手的方式,可謂花樣百出。
有些人明明是演員,敢去教人唱歌,有些人明明是諧星,敢去評價人演技,有些人上去,就是為了制造矛盾,引發爭議。
其中,自然少不了蔫壞的節目組作祟。
許多節目是有人設一說。
嘉賓有精有傻,大方小氣,有人就是要故意挑起事端,現如今,黑紅也是紅。
燕視注重收視率,更要的是面子,他們可不希望看見爆出什么實力選手因為評委的關系被干掉。
所以,在拍攝之前,不只是肖一若等人要開會,評委也是一樣。
給出的要求是:拋去選手所有額外的因素,包括之前的成績,知名度,來自哪個電視臺,一切的一切,以本場表現為準。
于是,可憐的選手們感受到了火力全開的滋味。
也不是所有,還是有表現好的。
比如肖一若,比如張思睿,比如吳芳,這幾位選手延續了昨天火熱的狀態,這讓一直期待他們表現的劇組和評委欣慰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鄭先泰,他比肖一若大三歲,在所有選手里卻是年齡倒二的存在。
平時性格跳脫,和誰都能聊幾句,和誰都能笑幾聲,在休息室化妝間,大伙不都挺緊張么,他便負責活躍氣氛,說一段單口相聲,不一定能逗所有人大笑,但真能緩解緩解情緒,可以說整個團體,他的人緣最好。
可就是這么孫猴子般的人物,專業卻異常扎實,和肖一若很相似,預賽中不顯山不露水,可隨著人數漸漸減少,實力發揮出來,成了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肖一若的考題是一位人物,藺相如。
提起他,不得不說和氏璧,稍加考慮,便有了思路。
他從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入手,結合主持經驗,加上古玩知識,給觀眾們上了另類的古玩知識課。
先說猜測了和氏璧的種類,大概是獨山玉,如果傳到今天,已經不是金錢能夠衡量,非要說個價,那就是無期徒刑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