緲緲高天之上,祥云裊裊,霞光萬道,金闕連綿,威嚴無邊。
一道金光自高天云霄之上投落,化作金敕御誥。
圣音浩蕩,于天地之間震響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
西有高山,險隔地暢,至精未分,川壅而傷,敕巨靈河神,經啟地脈,開群山暢途,導百川歸海,乃眷萬靈。
爾其欽哉”
大河奔涌,高偉龐然之極的身影自水中拱出,伏聆圣音,恭領帝旨。
而后直起如祟山巨峰般的背脊,頭戴天,腳履地,身長千丈。
轉動之間,轟隆隆大地震動,群山齊顫,百川劇涌。
回望兩坐萬丈云峰,巨神張口吼嘯。
一時間,云卷風狂,天驚地動。
“轟”
“轟”
兩聲巨響,乾坤俱震。
巨神一腳踏出,蹬住左邊山根,一掌拍出,抵住右邊山壁。
“哈”
巨神吐氣開聲,掌推腳蹬,天搖地動。
大地崩裂,自西向東,綿延萬里。
兩山中斷,自南向北,自北向南,緩緩分移。
大河奔流而入,倒灌中軸,洶涌呼嘯,直入東海。
萬流爭泄,百川歸海,巨神撤回腳掌。
左邊山根下,巨足深刻。
右邊山壁上,仙掌栩栩。
遙拜高天,躬起如山背脊,緩緩沉沒大河之下。
星移物換,巨神數出,背山負海,利導百川,疏理地脈。
千山漸伏,萬川漸馴,大地漸寧,生靈安居。
終有一日,金敕御誥再現,巨神出水,登天臨闕
畫面嘎然頓止,墨色歸攏,盡化為長卷之上的文字。
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尊神像。
頭如笆斗,眼似銅鈴,毛發直豎,身高千丈,如山似岳,神威如獄。
巨靈神秦洪海亡歿手執大象,力持化權,指揮太極,蹴蹋顥氣,立乎無間,行乎無窮,捩長河如措杯,擘太華若破塊。巨靈之神,出為河神,盡得坤元之道,力大無窮,能造山川,出江河。曾夜挪千山,移萬川,活億兆黎庶,功德圓滿,受敕昊天金闕彌羅天宮御前天將。
在看到巨神登臨云霄天闕,即將看到隱于重重云霧霞光之中的連綿宮闕時,江舟如遭雷殛,猛地被震出圖錄世界。
身子一軟,蹲跪在棺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過了許久,才緩過一口氣來,直接一屁股坐到了棺蓋上,仿佛筋疲力盡一般。
卻終于回過神來,看向鬼神圖錄。
巨靈神
竟然是這位
在他印象中,這位的形象多少有些滑稽。
但仔細想想,此神能與那只猴子打得有來有往,哪怕不敵,也已經是天上少有,地上絕無。
更別說從圖錄中得到的訊息,這位巨神更不簡單。
出為河神,盡得坤元之道
什么是坤元之道
坤為地,元為根。
坤元便是大地之根、厚土之源。
論起根腳,幾不在任何神靈之下。
除此外,此神竟還是身聚億萬功德,造化無量的靈神。
如此神靈,江舟很難想象竟會是印象中那個讓猴子三拳兩腳就打得抱頭鼠竄的滑稽肥漢。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只不過
江舟目光落到圖錄上,巨靈神名字后的兩個字眼亡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