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妉華按計劃去了凌大,但沒有進圖書館,而是被范老叫去了物理系的辦公樓。
“錦娃子,這真是你自己一個人想出來的?”范老拿著一疊打印紙,滿帶著期許跟驚異地問她。
妉華已經看到了第一頁紙上的內容,是她寫的,她寫了之后發到了范老的郵箱里,范老打印了出來。
妉華點點頭。
范老的臉上全是高興了,“快過來跟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妉華寫的是初始恒星形成以及運行的假設。
說是假設,其實描述的是她本體世界里的實情。
她現在已養成了利于信息融合的全新思維方式,把書本復制進意識體,不再是一開始的,跟把資料存進電腦一樣了。
現在,復制進意識體的東西會變成她的真實記憶,在她復制一本新書時,里面有與曾復制過的書本的內容相關時,這些記憶會自動的進行整合歸納,轉化為她自己的東西。
思考時,也會是這樣。
越學她越是覺著人很了不起,人的本體是弱小的,人的科技水平還沒達到走出太陽系的程度,但卻能用計算推導出億萬年以前、億萬光年之外的宇宙規則來。
而規則,是她意識體壯大的根源,是她最可口的食物。
她想研究自己的本體,并沒想過只自己一個人悶頭研究,只要得到結果,就會對她的意識體有好處。
不管誰研究出來的。
對于恒星是怎么運行的,她最有發言權,她的星云本體里的恒星正處于被稱為星胚的初始恒星期。
她寫的自然詳細的很。
她有意引起范老的重視。
范老重視了,她才會被范老引入專業的圈子里,進入圈子里才能接觸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還是一樣的道理,想被人看重,能拿出讓人看重的東西來。
范老讓她說說怎么想的,更是沒問題。
一說說了一個小時。
范老從開始的面帶笑容,到后來越聽越凝重。
雖然很多內容都可以說是想象,但不是完全的憑空想象,許多都有著一定的理論以及現有的資料支持。
有的方面可以說想的很大膽了,沒有現有數據的支持。比如說一個全新的四恒星系,一大三小四個恒星,運行軌道都不在一個平面上。
現在能探知到的恒星系,一般是雙恒星系跟單恒星系,并沒有觀測有這樣一個四恒星系。
但范老沒有一點小看的意思,聽的一樣很認真。
科學不就是從一個個想象跟假設開始發展起來的嗎。
“說的好。”范老拍拍他打印出來的那疊紙,“你再按你剛才說的,重新寫一份,我幫你看看,能行了幫你投到校刊上。”
他說的校刊是在他主導下出版的一個新的專業期刊,兩月一期,剛出版了三期。
妉華應了。
范老看妉華沒一點得意的神色,對她更是喜歡了。
雖然他沒說投了一定會錄用,要是重寫的不合格他照樣會打回來,但他的這句話,有多少學生都是求之不得的。
妉華以為校刊只是學校內部流通的刊物,不知道大學出的學術類期刊,有的在專業領域會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