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靜想搶先一步跟宋應民定下親事,以后全省首富的夫人就是她了。
“……現在窮不算窮,宋應民人能干,以后家里窮不了。再說他爹是他爹,跟宋應民沒關系,又沒人說宋應民打過人。”
“你是看上宋應民長得好了吧,長得好哪能當飯吃……”
妉華懶得聽下去,屏蔽了傳進空間的聲音。
種好了藥苗后,沒時間種黃豆苗了,妉華出了空間。
空間里的田地只能她一個人種,現在她對種地很有興致,沒有種煩,隨時觀察種子從破土發芽到長成成株的過程中,生機的生成以及衰變。
等哪天她種不過了,可以考慮機械化種植,以及找個幫手。
現階段不考慮這些。
…………
下午上工不久,妉華正在地里做記錄的時候,看到衛福松跟一個三十來歲的男的往她這里走過來。
走近了,衛福松向妉華招手,“杏溪,過來一下。”
妉華走過去。
“杏溪,這是農技站的張技術員,是來咱大隊核實的。”
衛福松又扭頭跟張技術員說道,“她就是發現地里缺肥料的衛杏溪。”
張技術員從過來后眼里一直帶著厚厚眼鏡片都遮不住的驚訝,“是你發現的?你怎么發現的?”
妉華又說了一遍,以及自己判斷的理由。
張技術員中間提了幾個問題,妉華都一一答上來了。
張技術員朝她伸出大拇指,“單憑著肉眼觀察能判斷出土壤肥力情況,很了不起,真是后生可畏。”
“張同志客氣了。”
妉華受到鎮上技術員的夸贊,衛福松感覺臉上很有光。“杏溪的腦子沒得說,以前是生病能耽誤了。要是鎮上技術站缺人,得讓張技術員提拔提拔。”
張技術員順口一應承,“那沒問題。”
妉華可沒想過離開衛家溝,但什么都沒說。
衛福松是真心想讓妉華得著好,可也只是會嘴上提提,不會特意做什么。
張技術員一樣,要是碰巧了單位需要從下面大隊提拔人,他會提上一嘴,別的不用做。
所以妉華只是笑笑。
她轉而問道,“張同志,我想買一些檢測的工具設備,不知道能在哪買?”
“這要看你想買什么了,簡單的測量溫度濕度酸堿值的,拿著條子到縣里能買到,復雜的不好買了。”
果然不是拿著錢就能買到的,妉華問道,“大隊里開的條子能行嗎?”
“可以的吧……我不是太清楚,以前沒有哪個大隊要求買過。這樣吧,你拿著大隊的條子到鎮技術站來,我帶你過去讓站里再給你開個條子,你拿著一塊去。”
“這太好了。”妉華很適應這個時代的一個原因,是這時的人普遍的實在,愿意為他人著想,答應的事基本都能做到。
她正好不喜歡繞彎子說話。